国开债etf是什么?能买吗?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国开债 ETF投资宝典

国开债etf是什么?能买吗?

叩富问财 浏览:1842 人 分享分享

咨询TA
该回答已获得23个赞同

国开债ETF是一种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它跟踪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投资方向主要为国开债,组合平均剩余期限1.41年。

1.国开债ETF具有以下特点

信用风险低:国开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开发银行,有中央财政担保,信用等级与国债差不多,基本没有违约风险。

②收益相对较高:国开债的收益率通常比国债略高,是投资者“货币+”策略的首选投资标的。

流动性好:国开债ETF作为交易所上市的金融产品,流动性远超一般机构债权投资,当日买入即可当日卖出或赎回,实现T+0回转交易。

管理费用低:相比于传统的债券投资方式,国开债ETF的管理费用通常较低,大大减少了投资者的持有成本。

2.能买吗?

国开债ETF是可以购买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股票交易软件或银行等第三方平台进行购买。购买国开债ETF的条件如下:

证券账户:投资者需要有证券账户,可以在证券公司或银行等第三方平台开设。

②资金:购买国开债ETF需要一定的资金,场内交易起点为100股,每次买入必须是100股的整数倍。

交易时间:交易时间为每个工作日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法定节假日及周末除外。

4.为什么能买?

收益稳定:国开债ETF的收益相对稳定,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流动性好:国开债ETF的流动性好,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入或卖出,方便资金的管理。

费用低:国开债ETF的管理费用低,减少了投资者的持有成本。

市场认可度高:国开债ETF在市场中的表现良好,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流入。

5.投资国开债ETF的风险

利率风险:债券市场高度依赖利率的变化,尤其是在利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债券价格可能受到较大影响。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信用风险:虽然国开债一般属于低风险产品,但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投资者仍需关注可能的信用风险,以避免长期持有带来的潜在损失。

综上所述,国开债ETF是一种适合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的投资工具。投资者在购买前应充分了解其特点和风险,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决策。

相关问题可随时加微信交流,提供一对一解决方案。

发布于2025-1-6 15:32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3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散户买ETF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买ETF有哪些风险?
您好,ETF基金佣金万三左右,证券ETF开户可以直接线上办理,低佣开户可以找客户经理申请的,手机上办理需要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商城里下载券商APP办理开户流程,小婧经理超低佣渠道开户不做...
资深小婧经理 36360
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农发债)与国债的异同点是什么?​,有人了解吗?
政策性金融债(国开债、农发债)与国债的核心异同如下:相同点信用等级高:均被视为“准主权级”信用,违约概率极低。免税待遇:利息收入均免征个人所得税(国债100免税,政金债自2021年起同...
首席常经理 407
买什么etf比较好?etf怎么买呢
购买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特定指数表现的投资方式,具有费用低廉、流动性好、透明度高的特点。选择ETF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资目标:确定你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
券商田经理 19157
个人如何买etf基金?散户买ETF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您好,个人如何买etf基金?个人想要购买etf基金,是需要开立一个证券账户的,通过输入基金代码找到相应基金后进行买卖。现在常见的开户方式主要是手机网上开户,节省了人工成本,一...
首席苏顾问 5613
为什么有些etf买不了?etf可买数量为0是怎么回事?
您好,这个主要看您的ETF的种类,有些ETF是不能购买的,同时对您的账户资金也是有要求的,您如果资金不够,当然也是不能买的。您最好是找一位客户经理,进行详细咨询,点击右上角可以添加我微...
证券宫经理 10013
工银1-3年国开债指数A(007122)这只基金未来上涨空间大不大?
你好,工银1-3年国开债指数A未来上涨空间以温和为主,难有大幅突破,更适合作为稳健资产配置而非追求高收益的选择,主要受利率环境和产品属性双重约束。从利率环境看,中短端收益率波动空间有限...
资深马经理 73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4.8万+ 浏览量 1080万+

  • 咨询

    好评 2.6万+ 浏览量 504万+

  • 咨询

    好评 2.3万+ 浏览量 455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