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什么是科创板?科创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就在2015年12月28日9时30分整,随着上海市市长杨雄敲响开盘锣,备受期待的上海“科创板”正式开板。
其实,北京上海争先推出“科创板”,率先引入股票注册制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亮点。而今随着中国股市的爆发期来临,上市公司门会因为注册制、科创板以及战略新兴板而抛弃新三板吗?
“抢戏”的来了
去年年底前,注册制开始逐步解开面纱,今年3月份将推出;在去年12月29日,科创板开市,而其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企业恰与新三板“冲突”;而此前,中央政府对支持上交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版也进行了再次的确认。
去年,曾经一枝独秀的新三板好像突然一下子遇到了众多“抢戏”者,那些原本因为等不及IPO而转投新三板的企业会不会因为注册制在新三板摘牌?而那些高科技企业又会不会因为挂牌价格不断上涨抛弃新三板而选择科创板?战略新兴板会不会一下子抢去新三板的风头?
它们的差别在哪儿?
眼花缭乱的新板块、新层次即将来袭,如何选择成了问题。是上北京的新三板,还是转投上海的新兴板?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厘清当前交易所内部各个层次的差异。
新三板对于挂牌公司的进入要求最低,只需要持续经营两年以上,并没有利润以及总资产需求;而战略新兴板对于上市要求则以市值为核心,给出了更为灵活的四种方案,期望以更加灵活的制度迎合一些海外上市的公司回国上市以及为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上市提供机会。可以看出,新三板和战略新兴板在市场定位上是不一样。
新三板以其较低的准入门槛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其顶层设计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使得它成为了近日资本市场的新焦点。日后其将要推出的分层管理、竞价交易以及转板机制,都令人相当的期待。
而战略新兴板是更多希望从海外返回中国上市的企业除了新三板之外,还多了一个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战略新兴板的出现可能对回国上市的企业产生导流作用,对于一部分满足战略新兴板上市要求的企业,新三板的吸引力也许不如战略新兴板。另外,考虑到新三板目前流动性仍然不足的情况,对追求高估值为主要目标的海外回归企业而言,战略新兴板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发布于2018-11-5 11:56 长沙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