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历次熊市低点影响人们恐慌的原因.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熊市 中国股市 股市必备工具

中国股市历次熊市低点影响人们恐慌的原因.

叩富问财 浏览:6402 人 分享分享

您好,1、中国股市历次熊市地点都引起普遍股民的恐慌的原因是股民的钱蒸发了,钱没了,经济陷入困顿。造成熊市的原因就很多了,政府机制不健全、全球经济不景气、恶意操作等。
2、熊市的来临有政治因素,资金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导致,中国这次的熊市有如下因素导致:
(1)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出现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出现减缓,发达国家的股市都进入了熊市,中国还能“牛”起来吗。如果中国还是牛市,那么全世界的热钱就都会涌进中国,抄高房市股市,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热钱将受益巨大,但他们离开之时就是中国的恶梦之始。
(2)中国市场主力的基金不成熟,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进行疯狂的投机行为,2007年5•30之后,把有价值的蓝筹股抄高到没有价值,一点节制都没有。如果基金成熟,就不会把股指推高到6000多点,他们是中国市场转为熊市的罪魁祸首。
(3)中国股市散户众多,没有投资知识的占多数,包括有的大学教授都对股票一知半解,就投入股市,完全是一种跟风行为,赌博心态。
(4)基金经理也好,散户也好,多数都没有经过熊市,要不没有风险意识,要不就是太怕风险,跟风行为盛行,导致市场上升时疯狂,下降时也疯狂,大起大落是市场的特征

发布于2018-7-9 14:54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您好,这个主要是一个悲观预期在里面,很多投资者看到眼前绿油油的股市,很容易联想起未来,他们觉得未来也会是这个样子,其实这就是惯性思维,股市的低点也往往是在人们最悲观的时候出现

发布于2018-7-9 14:54 北京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中国股市的历次牛市和熊市及原因

中国股市的历次牛市和熊市及原因供大家研究当下判断大盘

第一次牛市:1990.12-1992.595-1429点老八股、取消涨停板

第一次熊市:1992.5-1992.111429-386点价值回归、新股认购

第二次牛市:1992.11-1993.2386-1558点邓小平南巡讲话

第二次熊市:1993.2-1994.81558-325点经济过热、紧缩调控、扩容、新股发行、大力发展国债市场

第三次牛市:1994.8-1994.9325-1052点三大利好救市

第三次熊市:1994.9-1995.51052-582点信心丧失、紧缩政策、发展国债

第四次牛市:1995.5-1995.5(三个交易日)582-926点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

第四次熊市:1995.5-1996.1926-512点限额、历史股票上市、绩优股普跌

第五次牛市:1996.1-1997.5512-1510点绩优股价值投资

第五次熊市:1997.5-1999.51510-1047点严重扩容、供求失衡

第六次牛市:1999.5-2001.61047-2245点5.19行情、人民日报社论、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充裕、网络概念股爆发、

第六次熊市:2001.6-2005.52245-998点国有股减持

第七次牛市:2005.5-2007.10998-6124点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基金大规模发行、流动性过剩、全民炒股

第七次熊市:2007.10-2008.116124-1664点通胀、基金暂停发行、次贷危机、大小非减持

第八次牛市:2008.11-2009.71664-3478点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第八次熊市:2009.7-2010.73478-2319点IPO重启、紧缩的宏观政策、欧洲债务危机

第九次牛市:2010.7-2010.112319-3186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泛滥、资源股大涨、人民币升值

第九次熊市:2010.11-2011.63186-2661点紧缩调控、新股密集发行、通胀压力、经济增速放缓

发布于2018-7-9 18:22 长沙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您好,中国股市历次熊市低点都是会造成投资者对我国经济以及股市未来走势的风险出现恐慌情绪,而造成恐慌的原因有很多种;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股票市场不成熟,以及行业企业【个股】问题多见,同时来自消息面和技术面的影响,而最终大致整体走势趋势变化较大;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为投资者的资金盈亏情况导致恐慌情绪出现。希望可以帮到你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发布于2018-9-18 13:19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咨询TA
都是散户投资者不理智的,都是这个原因,祝您投资顺利

发布于2019-11-7 10:36 成都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首发回答
你好,其实熊市末期影响投资者的主要还是信心的崩塌

发布于2018-7-9 14:54 成都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这个并没有固定的,都是由一些大事件引发的非理性行为。是很正常的,一般得看您对某项事件的态度如何

发布于2018-7-9 14:55 青岛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中国股市历次熊市地点都引起普遍股民的恐慌的原因是股民的钱蒸发了,钱没了,经济陷入困顿。造成熊市的原因就很多了,政府机制不健全、全球经济不景气、恶意操作等。

发布于2018-7-9 15:07 成都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中国的股市更多的是政策市,这个你要多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才行,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布于2018-7-9 15:18 杭州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中国股市历次熊市地点都引起普遍股民的恐慌的原因是股民的钱蒸发了,钱没了,经济陷入困顿。

发布于2018-7-9 15:31 拉萨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股市下跌引起的恐慌,随时为你解答,祝投资顺利

发布于2018-7-9 15:58 杭州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您好,熊市带来的恐慌最大的就是害怕亏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因为在熊市不稳定的行情下,一般投资者很容易就出现亏损的

发布于2018-7-9 15:58 深圳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没有赚钱效应,天天跌,没有反弹,任何人都会止损出局。

发布于2018-7-9 16:16 广州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你好,你这样的问题我不想为你作答,第一知道是熊市那你干嘛还要恐慌了?第二你指导是熊市的地点,那你干嘛不加仓坐收渔翁之力啦,

发布于2018-7-9 16:27 武汉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您好,这个其实就是大家瓯都市不理性的,很多人都会因为这个最近的利空和行情就各种不合理割肉,或者本该割肉的反而不割肉,这个都是有问题的

发布于2018-7-11 16:27 哈尔滨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您好,主要还是因为亏损过多造成的心里恐惧,认为还是继续下跌

发布于2018-7-12 14:36 成都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散户最大的弱点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涨了才买,跌了才卖,熊市低点大家谈股色变,根本不敢买,一跌就怕大跌,牛市顶点的时候,都不怕跌,熊市的低点开始怕跌了

发布于2018-10-9 11:06 成都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1、中国股市历次熊市地点都引起普遍股民的恐慌的原因是股民的钱蒸发了,钱没了,经济陷入困顿。造成熊市的原因就很多了,政府机制不健全、全球经济不景气、恶意操作等。
2、熊市的来临有政治因素,资金因素,突发事件因素等导致,中国这次的熊市有如下因素导致

发布于2019-3-14 10:04 杭州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您好,引起人们恐慌的主要原因还是股价的大幅波动,导致市值蒸发

发布于2020-4-3 10:10 深圳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您好,因为股市是反应经济活动的情况哈,祝您开心。

发布于2020-4-9 09:29 上海

关注 分享 追问
举报
12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答主提问, 最快30秒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求教历次降息对股市的影响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历次降息之后对A股的影响:1,短期来看,上证指数在首次降息之后平均下跌1%2,中长期来看,降息半年后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具体分析:1,2012年那波降息,上证指数...
资深郑老师 808
历次美联储加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一、美联储历次加息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联储一共进行了6轮加息周期,这6轮加息周期分别为。第一轮:1983.3~1984.8,加息10次,共加息300BP。第二轮:198...
资深黄经理 968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实行T+0
港股就是t+0交易,建议选择国内排名靠前的券商进行办理开户,只需要以下几步:申请开户,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填写资料,视频认证,问卷调查。完全没有时间限制,是很容易操作的!我司老...
资深黄经理 79597
美股大跌会影响中国股市吗?
美股大跌对A股的影响通常体现在市场情绪和短期波动上,但A股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近期数据显示,A股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表现出较强韧性,尤其是政策面和经济基本面的支撑。长期来看,A股可能开启新一...
资深毛经理 49073
美联储加息/降息对中国股市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通过几个渠道影响我们A股。最直接的是资本流动。美国利率升高,会增强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可能导致部分外资(特别是北向资金)从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撤出,回流美国寻求更高回报...
专业张经理 601
历次降息后,A股市场的表现如何?
尊敬的客户,您好!回顾历史数据,历次降息后A股市场的表现并非一成不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降息可能会短期内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长期走势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在过去...
资深涂经理 1586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4.8万+ 浏览量 1080万+

  • 咨询

    好评 8104 浏览量 1796万+

  • 咨询

    好评 2.6万+ 浏览量 504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