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7-5-16 11:25 上海
外扣法和内扣法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经常被使用的两个概念。
外扣法又称为“可见礼仪”(etic approach),指的是研究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观察和理解其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为、习俗、价值观等。因此,外扣法着重关注一个社会的外在特征,如语言、服饰、食物等,从而展示一个文化的表象或形式。
内扣法又称为 “参与性观察”(emic approach),指的是研究者试图站在研究对象的视角上,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在的文化环境中去体验、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信仰以及文化实践。因此,内扣法强调一个文化内在的发展历程和动态,并更加注重对该文化内部特征的深入理解。
发布于2023-6-13 08:54 南京
外扣法和内扣法是两种不同的税收征收方式,在中国税收体系中都有所应用。
外扣法,也称为源泉扣缴,指在支付收入时,由支付方预先扣除应纳税款后再将净额支付给收款方,税款直接上缴国家财政。例如,企业向员工发放工资时,会根据员工应纳税额度预先扣除个人所得税,再将税后工资支付给员工。外扣法强调税责在付款方头上,具有收效明显、便于税收征管等特点。
内扣法,又称为自行申报纳税,指纳税人需自行对其获得的收入进行申报和纳税,并按规定时间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税款。例如,企业需在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之间,对上一年度获得的各项收入进行申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内扣法强调税责在纳税人头上,具有强制性低、依赖自觉性高等特点。
总的来说,外扣法和内扣法都是税务部门常用的税收征收方式,它们的具体应用取决于不同的征税对象及收入类型。
发布于2023-6-13 13:30 杭州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内扣法和外扣法计算基金的区别?
股票和ETF有什么区别?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是一家吗?他们有什么区别
他们有什么区别?他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