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定价机制:
核准制时期(2023年4月前):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受限(通常≤23倍),上市后存在较大估值修复空间,首日涨幅较高。
注册制时期(2023年4月后):新股定价市场化,破发率上升,收益不确定性增大。
不同板块的差异:
主板:传统行业为主,波动较小,破发率低,但涨幅相对有限。
科创板/创业板:科技、医药等高成长行业,波动大,破发风险高但涨幅也可能更高。
北交所:流动性较低,首日涨幅普遍弱于其他板块。
二、收益范围与案例1. 主板(沪市60开头/深市00开头)
中签数量:沪市1签=1000股,深市1签=500股。
首日涨跌幅:核准制下首日最高涨44%,注册制后调整为首日无涨跌幅限制(但实际涨幅受市场情绪影响)。
典型收益:
核准制案例:发行价20元,首日涨44%,收益=20元×1000股×44%=8800元。
注册制案例:2023年主板新股首日平均涨幅约30%-80%。
2. 科创板(688开头)/创业板(300开头)
中签数量:500股/签。
首日涨跌幅:无限制(首日可能翻倍,也可能破发)。
典型收益:
高涨幅案例:某芯片股发行价50元,首日涨150%,收益=50元×500股×150%=37,500元。
破发案例:2023年某生物医药股首日跌20%,亏损=50元×500股×20%=-5000元。
破发率:2023年注册制下,科创板破发率约20%,创业板约15%。
3. 北交所(8开头)
中签数量:100股/签。
首日涨跌幅:无限制,但流动性差,波动较小。
典型收益:首日涨幅多在10%-50%,破发率约25%。
三、影响收益的关键因素
市场行情:
牛市:新股普遍大涨(如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首批新股平均涨幅超200%)。
熊市:破发率显著上升(如2022年4月破发潮)。
行业热度:
热门赛道(如AI、新能源)新股更易受资金追捧。
传统行业(如银行、地产)涨幅有限。
首日如果不破发,还是有一个不错的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首日卖出,也可以继续持有,主要还是看行情以及行业的情况
发布于2025-4-22 11:29 成都



分享
注册
1分钟入驻>
关注/提问
13194873777
秒答
搜索更多类似问题 >
电话咨询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