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警报解除 百点长阳后年终市场如何走
发布时间:2014-12-27 15:46阅读:683
资金面警报基本解除
【上证报记者 程元】
经历了上周资金价格的大幅上蹿后,本周来,银行间市场主要品种资金价格已连续四日回落,宣告始于上周的资金面警报已基本解除。
尽管昨日公开市场连续第9期“零操作”,但这丝毫未影响资金面回暖。由于此前IPO冻结资金本周陆续解冻,加之年末超万亿的财政存款陆续投放,银行间市场上隔夜和7天期回购利率已连续4个交易日回落,受益于此,银行间债市也连续上涨。
业内人士称,尽管资金面已安全度过年末IPO洪峰,但从央行近期态度来看,货币当局对金融加杠杆的行为仍较为谨慎,未来资金面或仍将保持紧平衡状态。
银行间市场昨日数据显示,25日,7天回购利率已回落至4.87%附近,短短4个交易日,已较上周高点回落了超20%。而隔夜回购利率也连续4个交易日回落,至3.48%附近。
“此外,媒体昨日报道非银同业存款与同业借款虽纳入存贷比,但无需缴存准的消息,可大幅减缓资金面波动。”某券商固定收益部研究员指出,这令短期降准可能性大幅下降,但可提振市场对跨年资金面的信心。
本周资金面好转的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是,上周市场传闻央行通过续作MLF和SLO进行“暗箱”操作后,令市场对后续央行出台各类定向宽松政策的预期仍存。
如此情景,也令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无为”更有理由。12月25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暂停任何操作,令本周延续了上周“无净投放亦无净回笼”的格局。
事实上,自11月25日以来,央行在公开市场一直“零操作”,央行有意暂停此前常使用的公开市场这一窗口,来释放量价信号,反映出货币当局认为目前无需通过公开市场来调节银行间市场流动性。
回顾资金价格波动最大的上周,央行的态度也值得玩味。市场预期的降准并未出现,而是通过有限的多种定向投放工具,来向市场注入有期限的流动性支持。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也显示出央行有意在银行间市场维持相对紧平衡的格局。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记者表示,即使有信贷投放加速,以及资本外流给金融市场带来的紧缩效应,央行仍然可以通过对冲政策来保持利率的稳定。但事实是,在近期利率水平明显上升的过程中,央行只是采用SLO、MLF等短期工具向市场释放了资金,却并未全面降准,相信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央行对金融加杠杆的担忧。
无论如何,受益于资金面回暖,银行间债市整体继续上涨。25日利率债品种的收益率整体继续下行,尤其是能反映流动性状况的短期利率债品种。中债收益率曲线显示,1年期国债140028交投活跃,带动收益率曲线下行6个基点至3.34%。
------------------------------------------------
百点长阳重聚人气 新增资金持续入市的行情仍未结束
【上证报记者 屈红燕】
在经历了连续两个交易日暴风骤雨般的下跌后,上证综指昨日收出百点长阳,银行、保险、建筑工程等大象股再度起舞,上证综指再度站上3000点。分析人士认为,百点长阳说明市场人气仍旺,场外资金在逢低吸筹,股市上涨的趋势并未被破坏,恐慌阴影散去。不过,市场热点没有扩散,仍然集中在“一带一路”、银行等周期股上,沪指在3000点之上可能展开“拉锯战”,等待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好转。
受保险、银行、“一带一路”等大盘蓝筹股大涨的推动,上证综指昨日收出百点长阳。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于3072.54点,上涨100点,涨幅3.36%;深证成指报收于10493.78点,上涨201.26点,涨幅1.96%。创业板指数报收于1529.47点,上涨9.67点,涨幅0.64%。两市昨日共成交5798亿元,成交量相比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
大象起舞,市场热点仍然集中在银行、保险、建筑工程等板块上。保险板块昨日整体上涨7.79%,中国人寿涨停、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的涨幅均在4%以上;工程建筑昨日也大幅上涨,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等个股涨幅均超过9%;银行板块昨日也非常强势,华夏银行涨停,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宁波银行等个股涨幅均在5%以上。
新增资金持续入市的行情仍未结束。星石投资认为,全社会的大类资产配置发生了趋势性转移,上涨了多年的楼市和规模庞大的固定收益产品等资产,在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向跌了多年、估值在低位的股票资产转移,这样的资金涌入,是一个较为长期持续的过程,绝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短暂。
分析人士认为,新增资金更偏好低估值蓝筹股,创业板整体市估值仍然高企,未来市场热点可能仍集中于低估值的板块。截至昨日收盘,整个A股的市盈率为16.86倍,其中,沪深300市盈率为12.07倍,上证50为9.84倍,创业板整体市盈率为66.58倍,中小板为46.33倍。
市场下行风险有限,但新上涨动力也仍需等待,3000点之上可能有“拉锯战”。星石投资表示,随着时间推移,企业业绩也将从底部逐步回升,牛市将逐步由上半场过渡到下半程。
------------------------------------------------
坚守还是调仓?基金纠结年终换股
【上证报记者 赵明超】
蓝筹新兴最近上演剧烈跷跷板行情,在距离年终仅4个交易日的情况下,相互较力日趋激烈的背后,是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的纠结。记者采访中发现,除了少数风格灵活基金调仓换股以外,大部分基金陷入纠结中。此前表现优异的新兴主题基金,尽管长期依然看好成长股,但目前处于严重超配成长是否换股的矛盾中。
震荡跷跷板
从10月底开始飙涨的大盘蓝筹单边行情,随之而来的是创业板的剧烈震动,最近两周来,双双陷入震荡行情中,大盘进五退三,创业板进三退四,进进退退之间,是蓝筹与新兴较力日趋白热化,在临近年关的读秒阶段,震荡加剧。
相互攻防背后,是蓝筹和新兴的对决,对于投向不同板块的基金经理来说,在临近年终排名的关键时刻,正是考验他们段位的好时机。
剧烈震荡的跷跷板行情,让风格明显的基金净值随之跌宕起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最近一周偏股基金首尾相差逾20%。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中,新成立的基金表现抢眼。11月18日成立的泰达转型机遇最近一周涨幅为8.6%,成立至今涨幅高达35.10%;成立于11月27日的海富通内需混合成立至今不足一个月,涨幅为20.6%;成立于10月23日的工银研究精选股票,总回报也高达16.9%。
跷跷板的另一端,表现较差的新兴成长基金则大幅下跌。跌幅超过10%的基金多达22只,其中广发新经济、广发聚瑞、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广发聚优灵活配置、天治创新先锋等跌幅均超过12%。前三季度的年内冠军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则下跌了7%。
事实上,在剧烈震荡行情之下,基金净值上蹿下跳。以12月24日为例,共有32只基金跌幅超过3%,跌幅最大的信达澳银精华配置下跌5.24%,最近两个月表现抢眼的海富通国策导向下跌5.11%。上涨最高的海富通新内需混合涨幅则高达7.01%,工银研究精选则上涨4%。
在年内排行榜上,截至12月24日,工银金融地产以77.99%的年内总回报位居第一;工银信息产业以73.16%紧随其后,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以69.3%位居第三,中邮战略新兴为60.48%。就在一周前的12月17日,工银金融地产年内总回报高达91.99%,中邮战略新兴为72.57%。
换仓骑墙纠结
临近年末,行情突变,基金排名关键时刻,基金经理却陷入是否换股的纠结中。
最近两年的新兴成长行情,让新兴主题基金业绩抢眼,根源在于超配成长股,与之相对的是严重低配蓝筹股。以金融业为例,数米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金融股标准配置是22.8%,基金配置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仅为8.33%,大幅低于行业标配;尽管二季度以来,对金融股的配置有所提高,但是到了三季度末,标准配置应该为20.3%的金融业,基金配置占比仍然仅有8.62%。除了金融业,低配的还有采矿业、房地产和交通运输等。
基金在低配金融的同时,严重超配新兴成长股。而在最近的蓝筹行情中,因为超配成长股,基金遭遇净值下挫,但是囿于调仓换股会导致主动砸盘,这也使得基金陷入眼睁睁看着净值下跌却又无能为力的境地。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被同一家基金公司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占流通股比例超过10%的基金独门重仓股多达27只,持股比占流通股比超过20%的有6家,其中中邮基金持有博腾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比高达33.24%。
沪上某基金研究员表示,在外围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抱团取暖或许是不少基金提升业绩的策略之一,但是在行情轮换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无人接盘的境地,这时候局面就有些尴尬。
从部分基金独门重仓股表现看,最近一段时间股价才出现了大幅下跌。以博腾股份为例,从11月7日至12月23日,区间跌幅高达33%,硕贝德、远方光电均在短短两三周时间内就下跌30%。
在新兴与蓝筹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部分基金依然看好新兴产业股。兴全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就表示,要做有信念的投资者,坚持新兴成长股的选股策略,在选股时关注行业景气度和商业模式,尤为钟情向旧业态发起挑战并取而代之的新业态。
不过,从基金净值表现与市场对照看,部分基金的净值变化与三季度末的重仓股对应变化相左,或许在行情演绎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调仓换防,包括宝盈核心优势、浦银安盛新经济混合和上投核心优选等,上述这些在三季度还重仓新兴产业概念股的基金,最近走势与大盘非常契合。以宝盈核心优势为例,12月8日,大盘上涨2.81%,宝盈核心优势上涨2.42%;12月16日,大盘上涨2.31%,后者上涨2.74%;12月24日,大盘下跌1.98%,后者下跌1.87%。
(责任编辑 上证报 杨晓坤)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