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收入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发布时间:2018-2-27 13:48阅读:427
“中产收入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中产收入陷阱”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
★股票开户佣金全包「万分之1.5」,量大最低「万1」★
★【开户便捷】仅需5-10分钟,70家网点连锁服务! ★
★【专业咨询】资讯推送+理财推荐+顾问,全力护航★
★【实力投顾】专业的投顾为你指点迷津,解疑答惑★
★【开户热线】TEL/微-信:17380083986 Q-Q:3419779934★
为什么说“中等收入陷阱”不足为惧?
在展开分析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根据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的描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GDP始终徘徊在4000~12000美元区间,却不能突破12000美元的关卡,进而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跌入这一陷阱的国家,经济增长也往往极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
不要小看这段话,如果仔细对其内涵进行深挖,绝对会挖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以下两个方面:
一、量化判断标准——人均GD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达近40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举世公认,而今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与之相应的是,国内的人均GDP也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我国自2010年人均GDP迈过4000美元,正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一倍有余;2017年,该指标更是有望突破9100美元,这距离国民经济“中等收入陷阱”的上限(12000美元)已经非常接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均GDP衡量国民收入水平,显然高估了老百姓的财富状况。准确来说,GDP表征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里面不仅包括广大百姓的日常收入,还包括高楼大厦、高铁动车、马路立交桥等种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税、营业盈余等其他方面的内容。所有的一切,均摊到每个人身上便成了人均GDP,而这也无形中放大了人民群众的身价。
通俗一点来说,“中等收入陷阱”更多是体现在国家层面上,与你我的收入水平确实有关,但肯定不能划等号。
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到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进程,因为只要GDP增速快于人口增速,人均GDP就必然会一直攀升。按照目前的增长态势,再配以日本、“亚洲四小龙”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或地区拥有的三大“制胜法宝”——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稳定的政 府、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以及高强度的对外开放,我国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二、人均GDP难以突破12000美元大关,并不是引起国家经济增长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的罪魁祸首。
自“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问世以来,遭受了不少的误读。或许是因为拉美国家人均GDP迈入“陷阱”区间的时间段与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停滞的表现过于同步,许多人便简单粗暴地认为,一旦某国家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便会面临潜在的经济增长危机。也正是这样,“中等收入陷阱”就稀里糊涂地被妖魔化得让人谈之“色变”。
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说过,“人们应该找到经济放缓背后的原因,并不能用(中等收入陷阱)这样一个概念解释所有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之所以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严重债务危机,以及未能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并转变增长方式。用中等收入来解释种种经济困境,实在是过于牵强。
相比拉美国家,我国的处境明显要好得多。倘若能够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进一步突破,并大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故综合来看,来自国家层面的“中等收入陷阱”真的不足为惧,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姑且可以先松一口气。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10:27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17系列,战绩亮眼!但仍需时间考验
2025-09-28 10:27
-
国庆金融影单:十部豆瓣高分电影▶️,让你边躺边学~
2025-09-28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