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P2P理财,如何分析平台负面消息,背后又有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8-2-8 14:09阅读:385
投P2P的过程中,听到平台的负面消息往往都会担心。但是,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的话,恐怕也没法长期理财。那么,学会判断平台负面消息的轻重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负面消息到底该怎么办?
过去的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爆雷平台250家(不包括停业平台),但投资者经历的心惊肉跳可不止这200多回,只要有负面就很容易引起恐慌。
说实话,从未见过哪个行业会对负面舆情如此敏感,究其原因,两点。
一是目前行业内绝大多数平台自己不干净,业务多多少少有些违规,心虚,没底气。
二是投资者缺乏辨别负面舆情的能力。被无关痛痒的新闻吓个半死,而真正的负面注意不到却是常有的事。
舆情又恰恰是判断平台比较重要的维度,对于平台负面舆情到底要怎么分析判断,在这里分享一下看待平台负面的逻辑。
首先将负面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其次判断负面的真实性,再判断负面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平台是否继续投资做出判断。
照此逻辑,我们来看下如何对负面进行分析判断。
- 01 -
负面舆情分类
「 背景负面 」
关于平台背景方面的负面,可谓占据了全行业平台负面的半壁江山。而关于背景方面的负面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没什么背景的平台虚构背景被曝光。比如现在海量的假国资、假风投、假银行存管、假上市背景、高管团队履历造假的曝光贴。
二是有一定背景的平台股东被扒出负面。比如出资股东为老赖、出资企业股权被质押,各种官司缠身、上市股东近期被曝违规操作被做空、高管团队人员有诈骗前科等等。
三是高管人员变动,股权变更。
「 资产端负面 」
资产端相关的负面也相当常见。主要涉及到假标、自融自担、不合规(如超限额)产品、信息披露差、借款方资质差风险高等等。
「 资金端负面 」
资金端相关的负面则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是平台因推羊毛、活动力度大而受到质疑。二是平台出现提现变慢,逾期等现象。
「 体验负面 」
用户体验负面则集中在客服态度差、投资体验差、活动有坑、福利受骗等方面。
「 爆炸性消息以及小道消息 」
爆炸性消息主要是指平台出现限制提现或提现困难、失联、被刑侦等恶性负面消息,一般是爆雷的前奏,出现此类消息时平台往往已经无力回天。
而小道消息多为平台高管老板的一些不怎么光彩的往事,或者平台内部员工的爆料之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28
-
在支付宝上怎么看中短债基金的实时收益和排名?有没有推荐的产品?
2025-04-24 15:28
-
2025年债基还能买吗?是否值得配置?
2025-04-2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