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发展项目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18-1-11 10:19阅读:507
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两年来,我们按照首次领导人会议确定的“3+5合作框架”,推出一系列合作倡议和举措,研提了200多个务实合作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澜湄合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
机制平台逐步健全。我们搭建起领导人会议、外长会、高官会、工作组会四级会议机制。六国各自成立了澜湄合作国家秘书处(协调机构)。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等六个联合工作组全部建立。水资源合作中心、环境合作中心和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均已设立并开展工作,在政策对话、人员培训、项目合作、联合研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重大发展项目有序推进。中方承诺的优惠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产能合作专项贷款逐步落地,支持了湄公河国家20多个大型基础设施和工业化项目。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相继开工。总投资额17亿美元的越南永新火电站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项目一期投产发电、二期完成截流,全部建成后将保障老挝12%的电力供应。柬埔寨暹粒新机场开工在即,预计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500万人次。
人文交流合作有声有色。我们聚焦教育、卫生、文化、减贫等民生领域合作,实施了一系列让民众参与其中、受益其中的项目。中方主办的“湄公河光明行”活动,让柬埔寨、老挝、缅甸三国近8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近两年,超过1.2万名湄公河国家学生获得中国奖学金,3000多位在职人员赴华参加短期研修培训。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在云南挂牌,已为湄公河五国培养了上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澜湄大学生友好运动会2017年5月在云南成功举行,增进了青年一代的了解与友谊。
总之,澜湄合作起点高、发展快、受益面广,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得益于我们秉持了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发展为先”,就是把发展作为贯穿澜湄合作的优先方向,聚精会神促合作、谋发展,把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不因一时一事干扰发展与合作大局。“平等协商”,就是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合作中有商有量,充分照顾彼此舒适度,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方。“务实高效”,就是以项目说话,减少繁文缛节,必要时特事特办,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而做接地气的“行动派”,为地区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开放包容”,就是打开大门、敞开心扉开展合作,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对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倡议和机制都持开放态度。
实践证明,澜湄合作扎根于传统友谊之中,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这样的合作最牢固也最能持久。澜湄合作三大支柱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三大支柱高度契合,有利于缩小东盟内部发展差距,助力东盟一体化进程,也能够与中国-东盟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澜湄合作不会取代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完全可以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等机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