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常态化输送源头活水长期利好中小创
发布时间:2018-1-10 13:24阅读:454
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去年1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IPO数量已达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深交所以202笔IPO数量摘得全球第一名,成为全球最繁忙的交易所;紧随其后的是上交所,共完成195笔交易(同比增长61.2%);第三是港交所,共完成149笔交易(增加26.3%)。具体探究深交所这202笔IPO,因为深圳主板不扩容,全部直接涌进了中小板和创业板。其中,创业板又占了139笔,这已达到了创业板开板以来年度IPO的峰值。截至去年年底,中小板与创业板已分别有上市公司903家和711家,表明了中小板与创业板分别经过了近14年和8年多的建设后,已经初步呈现出一种蔚然大观的气象。
与一级市场这种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中小板与创业板在去年的二级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种走势,中小板综指下跌了1.25%,创业板综指下跌了15.32%。二级市场如冰,一级市场如火,各自走出了一种貌似不相容的态势。
对这种现象给予解析的逻辑与事实是明晰的。IPO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短期是直接摊薄了中小创市场原有的存量资金,加之中小创个股原有的估值高、重炒作等积弊,直接导致了中小创综指在去年的颓势。与此形成直接对照的是,同在深交所,由于无IPO,加之估值较低,深圳主板的个股整体跑赢了中小创个股,深证成指去年上涨了8.48%,很明显是由深圳主板的龙头个股带动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4 14:15
-
一文分清【红利股、白马股、蓝筹股、龙头股】
2025-07-14 14:15
-
从「销量第一」到公司「停工停产」,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4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