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处罚料成常态 同业、理财等是“拆弹”重点
发布时间:2018-1-8 15:27阅读:297
加大处罚料成常态
同业、理财等是“拆弹”重点
2017年银监会大力开展的“三三四十”系列治理行动,是对银行业自身的“大体检”、大整顿。相关数据显示,“三违反”专项治理中,各级监管机构共检查发现问题11534个,涉及金额4.15万亿元;“三套利”专项治理中,发现问题4060个,涉及金额3.78万亿元;“四不当”专项治理中,发现各类问题1.28万个,涉及业务金额6.16万亿元;“十乱象”治理中,发现问题3.13万个(次),涉及金额3.56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业重点业务合规问题凸显——
信贷业务涉及问题金额01亿元。主要表现为“三查”不尽责,信贷资金被套取或挪用,违规提供房地产类融资,借道违规提供债务融资等;
票据业务涉及问题金额1.98万亿元。主要表现为违规通过票据转贴现业务进行监管套利等。
同业业务涉及问题金额7897亿元。主要表现为同业资金投向房地产、融资平台或“两高一剩”行业等限制性领域。
理财业务涉及问题金额2408亿元。主要表现为理财资金投资未比照自营贷款管理;理财资金进入限制性行业和领域;理财投资非标资产的比例超过监管规定;理财销售不规范;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等。
“金融风险化解是一场攻坚战,不仅仅是2018年,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监管部门都将大力‘拆除’各类风险隐患,尤其是影子银行、交叉性金融风险等领域。”接近监管层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银监会将继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肃监管氛围,依法从严问责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那些问题查的不彻底、整改不到位、问责流于形式的加大处罚力度,真正使铁的制度、铁的纪律得到铁的落实,坚决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
在国有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看来,未来监管部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成为“常态”。与此同时,为了打赢金融风险化解攻坚战,监管的重心将从专项整治转向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才能把短期治乱象成果予以夯实。预计2018年金融监管薄弱环节的制度建设是重点,银行业务灰色地带、监管滞后于实际的情况,都会大大改善。”
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7)》(下称《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家普遍认为(63.1%)去杠杆使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利润等规模指标的增速较2016年进一步放缓。银行业通过同业资金进行扩表的能力明显受限(55.5%)。此外,银行资金筹集成本有所增加(49.8%),资金募集渠道受阻,资金匹配困难(43.9%)。另外,受监管影响,同业业务中的通道类业务影响最为显著(47.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28
-
在支付宝上怎么看中短债基金的实时收益和排名?有没有推荐的产品?
2025-04-24 15:28
-
2025年债基还能买吗?是否值得配置?
2025-04-2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