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反弹已胎死腹中
发布时间:2018-1-4 17:09阅读:451
回溯盘面,年初债市大跌大概是受到两方面信息的催化:一是1月2日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二是10年期国开债重启发行,引发供给担忧。
招商证券徐寒飞表示,2017年12月制造业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加上早前发布的中采PMI数据也不弱,尤其是非制造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强,使得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趋乐观。这带动房地产、钢铁、建材、化工等周期股及螺纹钢期货明显上涨,股市和商品期货的共振,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
徐寒飞还称,国开行于2日宣布重启发行10年期金融债,引发市场对供给的担忧。国开行定于本月4日招标发行不超过320亿元金融债,期限包括91天、3年、5年、10年,这将是2017年11月底以来国开行首次发行10年期关键期限债券。
另外,从往年来看,一季度债券发行尚未完全启动,供给处于传统低潮期,供需关系有利于债市发动上涨行情,但2018年第一周,国开行、进出口行和农发行纷纷披露了金融债发行公告,全周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量或接近700亿元,市场担忧2018年债券供给压力可能会来得更早些。
“短期资金面回暖对债市构成利好,也确实带动短债利率有所下行,但宽松不可持续,这才是市场的关注点。”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年末各类监管考核影响消退及财政大量投放后超储率有所回升,使得年初资金面通常偏宽松,但在较长时间内决定流动性走向的还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不难预料,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而1月前三周到期的央行流动性工具逾万亿,足以促使流动性回归中性水平。1月缴准缴税规模也不小,且随着春节前流动性需求增加,中下旬资金面可能重现紧张,短时的宽松难以带动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债市行情虽一波三折,仍略有所反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债市收益率已高,价值显现引起配置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与一些投资者博弈年初反弹不无关系。
随着年初债市大跌,市场越发怀疑,还会不会有反弹行情。中金公司认为,这类交易性行情幅度小,且随时可能戛然而止。首先,理财分流效应下,保单增长压力加大,保险开门红力度恐不及预期;其次,银行信贷项目储备充裕,年初冲贷款比配债券可能性大;再者,资管新规随时可能落地,给债市生态链带来不确定性;第四,银行重回“存款立行”,放贷意愿比配债高;第五,油价上涨和季节性因素可能刺激通胀预期。
【低佣金联系方式】
电话微信:15881600282
QQ:304361302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