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资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发布时间:2018-1-2 17:00阅读:385
常言道:退潮时方知谁在裸泳。自2011年以来,惨淡的行情令各方高度警觉,在市盈率、市净率已经普遍进入历史低位区时,A股依然无力企稳,首当其冲的是那些中小市值个股,令各类投资者伤痕累累,苦不堪言。某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就在最近短短3个交易日中,他所在公司的市值就蒸发了近10个亿。由于公司限售股解禁在即,即便是公司大小非出于看好公司和行业发展而不会减持,但面对凶猛的熊市,受到侵蚀的可能不仅是“纸上富贵”,更动摇了本想长线持股的投资者的信心。
其实,相比上述观点,那些从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入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资者眼下可能更加麻木。从盘面看,此波始于中小市值板块的杀跌行情,自去年已经愈演愈烈。尽管在大型银行股的奋力护盘下,去年股指跌幅有限,但遭遇股价“腰斩”的中小市值个股不胜枚举,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所遭遇的伤害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深得多。其中,难以令人忘怀的是那些采取“抱团取暖”的机构投资者。在历史上的一些特殊阶段,机构投资者采取集体持仓方式收到了一些成效,但在“泥沙俱下”式的崩溃式行情中,由于中小市值个股的日常流通性本来就较差,再遭遇重大行情打压,机构投资者更是难以全身而退。那些“船大难掉头”的公募基金,更难抵抗源源不断的抛售压力。显然,以往的机构操盘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的熊市也令不少私募机构很受伤。相对于公募而言,私募有很大的投资灵活性,也有着更多的逐利性。用一位行家里手的话说,不少成名的私募机构往往会采取“重仓押注”的方式,以便将市值做高,并获得较好的排名。但如此“盈利模式”在熊市环境下自然失效,遭遇损失的还是那些慕名而来的“高净值投资者”。
事实上,目前A股的局面在历史上也曾发生过。那些高估值的品种历来是市场抛弃的对象,且本身具备很强烈的自我强化的动力。不过,历史经验也表明:最大的利空是行情上涨太多,而最大的利多是行情下跌太多。在持续下跌,“泡沫”消散后,那些质地不错的上市公司还是会进入投资者的视野。而超跌股往往在其中扮演“急先锋”的角色。
【最低佣金】
于经理TEL-V信号:15881427556
qq:2181833545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19938239347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