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大涨真相 本周四大利空来袭(股民系好安全带)
发布时间:2014-12-15 19:16阅读:484
沪指涨0.52% 创业板涨逾2%创历史新高
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沪指低开震荡走低,一度下探2890.9点,临近尾盘受券商、银行、煤炭、白酒、钢铁等权重板块回升影响而翻红,深成指高开低走后探底回升翻红,振幅近2%,创业板高开高走,最高上探1664.26点,大涨近40点,再创历史新高,振幅近3%。
截止收盘,沪指涨0.52%报2953.42点,成交4115亿元;深证成指涨0.40%报10504.2点,成交3003亿元;创业板指涨2.09%报1657.50点,成交496.9亿元。
行业板块方面,公共交通、建筑、医疗保健、互联网、券商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交通设施、煤炭、环境保护、有色成为为数不多的下跌板块。
概念板块方面,互联网金融、国产软件、水利建设、电商概念、电子支付等概念涨幅居前,海上丝路、稀缺资源、ST板块等3板块下跌。
银行股今日集体低迷,尾盘跌幅有所收窄但仍全线下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股跌幅超2%。
券商股尾盘集体拉升,西南证券涨近8%,东吴证券、中信证券涨逾6%,华泰证券涨逾5%,广发证券、长江证券涨逾4%,东北证券、山西证券涨逾3%。
建筑板块集体大涨,成都路桥、中国中冶、中材国际、葛洲坝、中国电建、中铁二局、中国建筑、中国交建等多股涨停。
互联网金融概念暴涨,同花顺、金证股份、东方财富等3只个股涨停,拓日新能、上海钢联涨逾9%,小商品城涨逾8%。
软件股集体大涨,久其软件、中科金财、石基信息等3股涨停,东方通涨逾8%,荣科科技、润和软件涨逾6%。
如何看待创业板再创新高
观点:结合大盘,根据巨丰投顾当日投资策略,指数总体向好趋势依旧,在政策以及资金双驱动下,权重板块赚钱效应延续,总体持股下可逢低继续加仓。
大盘:早盘,指数继续高位震荡,权重股延续近期调整格局,但题材股表现活跃,自贸区、国产软件等涨势良好,而创业板指数也是一度大涨,并创历史新高。那么,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新高呢?众所周知,近两年来,创业板走势一波牛市行情,多数主力资金潜伏至今,获利丰厚,如今再创新高,表明创业板关注度依然较高,资金运作依旧。而近期疯涨的蓝筹股,更多的仅是短期资金以及盲目跟风的资金。
而随着我国改革的大刀阔斧进行,以改革和创新为代表的创业板个股标的仍是中长期关注的重点。所以,资金并未大幅流出创业板。此外,涉及的年末的基金排名,前期重仓小盘股的机构,不免借机拉升个股,这也是创业板秩走强的原因之一。但总体上,持续性资金的关注,主力机构的继续入住,应该是创业板连续走强的主因。至于大盘,在政策以及资金的拥簇下,向好确定性较高,一段时期仍是蓝筹股的天下,还可逢低关注。(巨丰投顾)
四大利空齐齐登场
1 黑天鹅再现 两融拉响去杠杆警报
成飞集成重组告吹将在资本市场引起连锁反应,首当其冲便是公司股价。成飞集成停牌前沉淀13亿元融资余额,若成飞集成股价当真复制昌九生化当时走势,融资客不仅将面临大面积爆仓风险,还可能欠下券商巨债并无力偿还。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11月17日停牌日,成飞集成融资余额高达16.37亿元,此后有先知先觉的客户不断偿还融资,截至12月11日,该股尚沉淀融资余额13.1亿元,是昌九生化当时融资余额的三倍有余。另外,成飞集成重组告吹必然会对整个军工板块产生影响,军工股或将迎来一波挤泡沫行情。此外,自12月15日起,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开始针对部分证券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2 新股申购冻资或超3万亿
2014年最后一批12只新股本周开始申购。本次新股发行将分4天,分别于18日、19日、22日、23日发行1只、6只、4只、1只股票,总计募集资金133.57亿元。本次发行冻结的资金,将于26日全部解冻。机构预测,本次新股发行将累计冻结资金3.1万亿元,其中22日将冻结2.91万亿元。机构预计打新资金的影响,将明显从12月15日开始,反映在交易所资金拆借市场上。
3 期指交割将引发多空对决
本周是股指期货12月合约的交割周,从历史来看,股指交割周波动往往明显加大,或将由此引发多空双方来回发力,震荡加剧。12月12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412收盘涨11.6点或0.36%,报3215.8点,升水22.57点。全天成交144.17万手,持仓10.79万手,增仓553手。
4 重大违规行为退市风险扩大
截至12月14日,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25家公司发布被立案稽查、存退市风险的提示公告。与以往退市制度不同的是,退市新规突破了按业绩衡量是否退市的限制,将退市范围扩大至“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形,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退市新规的发布,标志着没有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也随时有被退市的可能。同时,也加大了投资者遭遇“黑天鹅事件”的概率。
两融检查如期而至
证监会从今日起开始现场检查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两融)、股票质押回购等业务。下发检查通知前,多家证券公司已上调两融的保证金比例,目前最低比例为0.5,融资与融券保证金最高比例分别为0.9和0.95。
一家大型证券公司信用交易部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表示,从此次证监会现场检查的通知内容看,此次检查的内容主要为信用交易业务,在指数波动较大情况下,管理部门担忧的还是证券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尤其是融资融券的“放大镜”效应。
本月9日,沪指在临近收盘的最后半小时狂泻100多点,跌幅一度超过6%。此前两周A股急速攀升,时隔四年后重上3000点。两融被市场认为是A股“过山车”式行情的“搅局者”之一,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据Wind统计,上周融资融券的余额再创新高,突破9000亿元。华泰证券的相关研究测算也显示,由两融余额推算这波行情的增量资金达2.5万亿元左右。
无人敢怠慢检查
本月12日上周五,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证监会未对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不过,证监会将启动第四季度现场检查工作,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检查。
两融余额急剧式增长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除了加速股市震荡外,券商融资额度日趋窘迫。据理财周报报道,招商证券在三周前已经用光了融资额度,现在券商基本上没有钱可以借出去了。
理财周报记者调查获悉,招商证券在三周前已经用光了融资额度,现在券商基本上没有钱可以借出去了,没有钱只能等客户还回来,然后再借给其他客户。华泰证券在两融业务中最为激进,不仅实现零门槛,客户通过网络即可办理信用账户,而且融资杠杆比例可以放至1:3。
一些券商要求内部相关部门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同时做好接受证监会两融检查的准备。在这个敏感的时点,无人敢将其视为普通检查。
“公司的额度还是很紧张的,除了由公司融资融券部稽查协调营业部两融额度分配外,营业部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去融资。”上海一家招商证券营业部业务人员透露,此前其所在的营业部一天的额度仅为7亿元,现在公司通过两融资产包向银行融钱等方式从其他渠道调来了10多亿。
上述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表示,券商两融业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中国证金公司以及通过两融收益权凭证向银行借款等方式。“如果以后把收益权转银行非标,那么券商从银行融资就比较困难了。证金公司的资金供不应求,券商负债比率已经很高,自有资金有限。这两天券商两融规模暴涨,导致有些激进的券商引入P2P资金。”
事实上,从12月初开始,券商融资融券额度问题已凸显。方正证券即公告称,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不放弃融资融券资产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转让融资融券业务债权收益权进行融资,融资余额不超过融资融券业务实际余额。
一家大型上市券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将两融额度上限提升,升为550亿元,总规模1000亿元。并在会上表示,可以趁业内部分券商已无资可融,建议营业部加速营销,占领市场。但在资金门槛和杠杆比例上绝对不能违规。
从融资杠杆率方面来看,券商一般对新开户的客户实行1:1的杠杆,但最高都可以放到1:2,但也不乏少数激进券商将比例放大至1:3。
“我们采取一事一议策略,每个客户的杠杆比例每个时间段也不一样,总部按照客户的交易、年龄、职业等情况统一打分。一开始是1:1,次月重新测评打分后可以上调,但是最高1:2。”东方证券徐汇广元西路营业部业务经理表示。
“客户融资额度刚开始是一半对一半,即普通股票账户中有多少资金信用账户就可以融资多少。当开仓超过70%以后,就可以申请1:1或者临柜申请1:1.5,最高额度1:2。”中信证券漕溪北路营业部相关业务人士表示,公司融资额度采用层级发放,不用完不批,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海通证券天平路营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公司给的授信额度是1:1,信用账户中净资产高于50万元后可以上调至1:2。”
申银万国营业部人士表示,公司平均杠杆1:1,后续可以上调。若以现金作抵押,最高可以上调至1:2。
华泰证券上海一家营业部业务人士称,“公司信用额度按照客户融资融券的次数、盈亏比例浮动上调,1:1.5倍很正常。虽然最高一般是1:2,但是操作得好可以提高至1:3。”
上述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华泰证券将杠杆放至1:3在业内已属十分激进,1:2的客户在券商中都很少。如果出现大盘暴跌的情况,杠杆很大的客户很容易出现爆仓。
“大盘跌了5%,但是如果继续跌,跌20%,如果是1:2的杠杆比例,那么融资炒股票的人就相应亏损40%,到时候就出现较多强制平仓现象甚至爆仓现象。”华北一家中型券商营业部人士分析说。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下A股行情更像是一轮“杠杆上的行情”。融资融券、杠杆基金、伞状信托等以往鲜为人知的杠杆化产品介入,正催生“新型大户”,近万亿融资盘的规模创下纪录,显示中国投资者在借钱投注给高杠杆股票。如果股票下跌,这些投资者可能损失惨重,届时争相逃离可能加速市场的下滑。
券商谨慎应对
在两融业务现场检查通知下发前后,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广发证券等证券公司几乎都在以不同形式提升两融保证金比例,尤其是提高了融资的保证金比例。《证券时报》统计发现,券商之中融资保证金最高比例为0.9。保证金比例最高的国海证券公布,1C类客户融资保证金比例为0.9,融券保证金比例为0.95。
除了普遍提升融资保证金比例,券商还调高了两融的业务费和总额度。
申银万国本月12日公布,从12日当天起,融券业务融券费率由8.6%上调至10.6%、逾期融券费率由10.32%上调至12.72%。从12日起新开仓的融券交易执行新费率。广发证券和光大证券同日分别公告,两家公司分别将两融总额度由不超过700亿元提升至不超过1000亿元和由400亿元提升至450亿元。
两融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保证金,在看涨时,从证券公司借入资金低价买入证券再高价卖出;在看跌时,从证券公司借入证券高价卖出再低价买回,从而获得收益的交易方式。业内人士称,两融业务收入已迅速成为证券公司第三大创收利器,仅次于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和证券投资收益,占比已超过10%。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假期股市休市安排来了,连休5天,这些事情提前规划!
2025-04-24 15:31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31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24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