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强监管意在回归本源
发布时间:2017-12-23 13:33阅读:385
对于新三板私募机构的监管,既有引导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实向虚”的大背景的影响,也与新三板上部分私募机构高额融资有关。
2015年,私募机构九鼎集团、中科招商先后在新三板完成了超过100亿元的定向增发,其他已经成功实施定增融资的挂牌PE融资规模在2000万元至40亿元之间。当时就有观点质疑,私募基金巨额融资可能挤占实体企业在新三板的融资空间,还可能存在跨一二级市场套利行为。
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企业全部股权融资1100多亿元,其中私募机构占据重头,仅九鼎集团和中科招商合计超过200亿元规模的定向增发,就占市场总融资额的近20%。其中,手握巨资的中科招商,在2015年股市震荡期间,通过旗下的投资平台等,对A股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进行大笔买入,并迅速举牌。有市场分析称,中科招商当时以40亿元左右的资金,举牌了10多家上市公司,且大多为市值40亿元及以下的小市值公司,壳股特征明显。
私募机构的巨额融资显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时任证监会市场部主任霍达在2015年年底表示,PE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后,资金是否流入了实体经济,这个问题还需要梳理一下,并进一步研究论证。
2016年以后,证监会加大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审核要求,严打“炒壳”行为。中科招商也开始大幅减持之前举牌的股票。值得注意的是,中科招商近期更是频繁减持其持有的A股股票,12月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根据自身资金需要,拟在未来6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
有观点表示,从中科招商未能实现的挂牌条件及其他条款来看,这些条款其实是对私募基金回归主业的引导。以中科招商为代表的私募在新三板市场大量融资,再到A股二级市场买壳待售的模式,违背了私募基金行业的本质。该观点认为,从这个角度看,中科招商强制摘牌是对私募行业回归本源的呼唤。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150万存银行一年利息多少?2025年最新利率对比+高收益理财指南
2025-04-08 16:56
-
亲测有效!2025年打新股如何才能100%中签?
2025-04-08 16:56
-
2025年证券公司新客理财哪家高?(附理财收益计算器)
2025-04-08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