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交易
发布时间:2017-12-19 17:30阅读:355
香港市场正对内地新经济企业的上市释放最大的诚意。
12月15日港交所对《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的咨询情况进行总结,称市场支持三类公司在香港上市,第一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第二采用不同股票权架构公司;第三把香港作为第二上市渠道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大批科技创新前沿企业涌现。
这迎来资本市场的青睐。一场新兴企业资源争夺战,在沪、深、港三地交易所之间悄然打响。
上交所募资额超港交所
12月15日港交所市场咨询结果出炉,允许同股不同权或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在多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看来,港交所弥补香港现有上市架构的不足,填补对新经济企业的支持。
扩大优质上市资源队伍,对港交所而言,事实上是迫在眉睫。
根据毕马威12月11日的数据统计,截至11月30日的数据,港交所IPO募集资金规模在全球跌落至第4位,仅14.7亿美元,相比2016年下滑41.2%。排在第一名的为纽交所,募资达到29.1亿美元,接近港交所的2倍。
毕马威表示,由于缺乏大型IPO项目,港交所平均交易规模下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香港市场募资额骤减,与内地IPO发行加速不无关系。
根据毕马威的数据,截至11月30日,上交所IPO募集资金超港交所,达到19.7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香港一家中资券商分析师18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往年有很多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主要因为上市渠道通畅,审核进度较快。但今年内地证监会加速IPO审核后,解决了上市慢的问题。相较来看,香港的上市审核节奏,优势不如以前。
毕马威数据显示,随着A股IPO审批加快,正在申请上市的企业数量由2016年末的681家下降至2017年11月30 日的450家。如果监管机构保持当前的审批速度,正在申请上市的企业有望于2019年末全部完成上市。
与此同时,内地证监会在年底对中概股回归的监管口径发生变化,无论并购重组抑或IPO渠道,证监会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优质境外上市中资企业回归。
深圳一家私募股权合伙人谈到,中概股多为TMT企业,属于新兴产业,他们若能回A,将极大增加A股的吸引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A股里的沪深港通和沪深港通开通有什么区别
沪深港通持股是什么意思?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0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0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0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