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筒镜片破碎: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主因
发布时间:2014-12-10 23:23阅读:524
电筒镜片引发的悲剧
最新调查结果发现,2012年2月1日,有电筒镜片碎片进入恒天然郝塔普工厂的机器,一位小组负责人认为碎片大,无法进入工厂正在生产的WPC80(浓缩型乳清蛋白)中,因此违反程序继续生产。
随后,郝塔普工厂经理又认为存在污染风险并对WPC80进行了再加工(“返工”)以去除碎片,却违反了工厂风险管理计划,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返工,导致再加工过程中未能消除所有的污染。不仅如此,郝塔普工厂未按照规定将返工原料分散到新原料中,导致污染类型(SRC)量依旧偏高。
原料生产过程中一再犯错并没有在下一个加工环节得到遏制。
2013年3月,存在污染嫌疑的WPC80被运往恒天然在澳大利亚的工厂,用于为食品公司达能生产营养粉,生产过程需要对原料进行SRC检测,监测结果表明这批原料中存在非常高的SRC读数。
在已经出现污染的情况下,恒天然继续犯了三个错误,首先,恒天然没有按照正式流程进行监测,并授权了检测机构进行肉毒杆菌等检测。事实上,这家帮助恒天然检测产品的检测机构并未获得进行肉毒杆菌检测的资格。
其次,恒天然没有向监管部门汇报潜在的食品完全问题,事实上,恒天然一直到2013年8月份才向新西兰政府部门通告了问题情况,距离发现SRC读数偏高问题已经过去了近半年,并且通报结果模糊,对于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肉毒杆菌成分,恒天然通报结果中使用了“可能存在”一词,而不是“证实存在”。
最后,恒天然没有及时阻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在肉毒杆菌检测出之前,恒天然没有建议客户接到进一步通知前停止使用存在污染的原料,导致问题原料被加工成成品流入市场。恒天然在检测发现肉毒杆菌后的2013年7月份,并未通知客户产品可能受到污染以便客户可以开始追溯和召回产品,
一系列错误导致大量问题产品流入市场,随后又被召回,引发了市场恐慌。最终新西兰政府介入调查发现,原料受到的污染并非肉毒杆菌,但损失已经造成。
达能的愤怒
截止2013年8月,生产于2012年5月的37.8吨WPC80已经进入了各类市场的数千吨产品中。
据恒天然披露的情况,近38吨被污染的WPC80乳清蛋白粉中,20吨是直接卖给了6家客户,包括3家饮品公司(Vitaco、娃哈哈以及可口可乐)以及3家动物饲料公司。剩下的18吨用于两家婴幼儿营养品公司的相关产品的生产,一家是达能,另一家是雅培。
此次事件中,除了恒天然这个主要责任方外,最受伤的要数达能了,此次肉毒杆菌事件波及达能旗下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
作为恒天然集团的主要客户之一,达能为此事件召回了在全球八个国家销售的婴幼儿配方奶粉,2013年全年销售额损失3.7 亿欧元,达能的品牌声誉遭到重创。
对于这份调查报告,达能发给《第一财经日报》的声明中称,该独立调查报告指出,恒天然在这一危机中的行为与新西兰食品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相去甚远,理应受到谴责。这与达能在此次事件中所秉持的立场不谋而合。这一独立的第三方报告确认了恒天然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在应对此次危机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调查结果显示,恒天然在此次危机中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达能希望我们所持的法律立场会在目前进行中的法律仲裁程序中得到确认。
2014年1月,达能决定终止与恒天然公司现有的供货合同。达能方面表示,将来能否进一步合作,完全取决于供应商在向达能提供所有的产品时,能否做出承诺,做到完全透明、并遵守最先进的食品安全程序。同时,达能在新西兰高等法院启动了法律程序,以及在新加坡启动仲裁程序,希望通过仲裁为所遭受的损失获得相应补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