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供需结构分析与展望(部分)
发布时间:2017-9-27 09:05阅读:293
报告摘要:
本轮猪周期受环保政策的影响,限养禁养持续缩减生猪产能,导致能繁母猪存栏与生猪存栏长期处于低位。依照农业部监测数据推算,能繁母猪自2016年至今累计减少约260万头,按照我国当前MSY水平16来计算,则直接减少4160万头生猪出栏。环保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效果显著,规模化企业扩张和区域性龙头的强势崛起有利于生猪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主要结论:
1. 《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给未来生猪产业的发展指出明确目标和方向,持续环保去产能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快速调整。
2.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要求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牛肉、羊肉、禽肉供给比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给畜牧业提出稳生猪促牛羊的发展任务。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淘汰落后养殖模式,缩减生猪产能符合国家稳定粮食大计。
3. 生猪产能严重过剩,指的是落后产能和不规范养殖不符合生态环保要求,不能满足居民对肉类安全、品质的需求。优质猪肉供应不足,不能满足营养健康的需求,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还需大力发展。
4. 农业部存栏监测数据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监测数据与市场表现不相符,参考意义不大。电话调研产业同行得出一致答案,母猪产能在2016年早已恢复,并会影响2018年的生猪行情。
5. 生猪养殖由以前的分散养殖、单一经营走向产业链联合,既符合食品安全需求,又可实现猪肉食品的源头追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