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来新一轮“超级牛市”! 满仓踏空者是等,还是追?
发布时间:2014-12-8 18:06阅读:986
外媒称,中国股市因为之前一直不温不火而被股民戏称为“猪市”,然而12月4日中国股市大吹“台风”,一众A股纷纷上涨,股民惊呼,台风把“猪市”里的猪吹上了天,让猪飞了起来。
“猪市”大涨股民回笼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2月7日报道,这股台风来势强劲,继12月3日沪深两市总成交额创下9149亿元的惊人总量,并改写A股史上最大单日成交纪录后,4日上证综指盘中更一度突破2900点,创业板指数也创下历史新高。
报道称,许多已离场的股民,纷纷回潮重新开户,加入追飞猪的行列,不少证券营业部都挂出客满牌写着“今天号已发完,请明天再来办理”。
虽然很多人质疑这台风是代表股市信心爆棚或是疯狂,不过对股民来说,最重要的是紧紧遵守台风吹起时的两个铁律。
一、别问风从何而来,纠结于钱从哪里来只会输在起跑点,积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飞猪才是胜利的王道。
二、大部分的猪都不会永远飞在天上,台风结束时就会跌回猪圈,所以要把握台风狂起时的黄金时刻,抓紧时间与猪共舞。
虽然谁都无法预测台风结束的准确时间点,但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现在还远远不是。
利好助长“狂欢”情绪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2月5日报道称,忘掉末世论者对中国经济危险状态的警告吧:中国股市已开始一场狂欢。今年迄今,中国主要股市成功实现了2/5的总回报率。同一时期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却始终以7%的低回报水平惨淡经营。只有阿根廷的回报率明显更高——约为4/5。
报道称,促使中国股市情绪好转的因素,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对基本面的影响。11月中旬,人们翘首以盼的“沪港通”启动。同一周,中国央行宣布降息。然而,在最初几天的兴奋之后,“沪港通”的升温却十分有限。至于降息,则更类似于一种指导意见而不是指令。尽管如此,上海股市的成交量却开始激增,日成交量多次冲高。整个11月,股市交易规模接近8000亿美元。而在12月头5天,交易规模就已超过3500亿美元。
这是因为,投资者看好中长期政策走向。经济学家预计,利率会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银行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举措能直接提高货币供应量。
尽管股市出现反弹,但以一些标准看,沪市股价看起来依然十分低廉。沪市股价刚刚超过2015年预期盈利的10倍——盈利预计会增长12%。在同样的增幅下,日本股价的预期市盈率却是14倍。美国股市盈利增长率只有8%,其标普500指数却是明年预期盈利的16倍。再看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在盈利增长9%的前提下,其市盈率却为15倍。一旦投机泡沫散去,中国股市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泡沫与否尚难论定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2月5日报道,今年以来,上海股市攀升了近40%,仅一周就上涨10%。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以下是两种不同的观点。
1.这只不过是更强劲牛市的开端。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中国股市即将迎来大跃进。其他持相同观点的乐观者称,疲软的楼市可能推动资金进入股市,而股市改革使得泡沫不太可能出现。摩根士丹利一名战略分析师甚至称这是“超级牛市”的开始,并预计股市会在18个月内翻一番。
2.中国正处在另一轮股市泡沫之中。分析师说,牛市热情“已经变成自我强化”。就像2007年那样,当上证综指攀升至近6100点时,大量资金涌入A股的局面无法持续。在接下来一年,由于股市下跌65%,许多中国散户被踢出局,赔上了全部身家。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A股市场的每一次高峰都是泡沫。有什么理由认为这一次是例外呢?”
报道称,鉴于中国经济显示出持续放缓的迹象,股市乐观者的观点很难被认同。
据路透社12月5日报道,霸菱资产管理称,近期中国A股升势愈演愈烈,然尚不存在泡沫,下一步可发掘更具长远成长性的企业。
年初至今,沪综指累计上涨38.8%,明显跑赢环球主要市场。
霸菱亚太区股票投资经理柯雷称,以A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不能说有泡沫,而且还有很多公司具有投资价值。他说:“不同的资金入市,A股变得更加复杂,接下来投资者可能要考虑更长远的投资价值。”
他指出,霸菱偏好中国的消费,但在该领域要精挑细选,例如啤酒、家电、具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和中药可以看好,因为这些行业主要针对普通大众消费需求,将受惠于社会生活标准提升。相反,豪华汽车、白酒的需求主要来自政府,未来肯定转弱。
满仓踏空者焦虑:是等,还是追?
国泰君安证券:
沿着增量资金偏好的逻辑积极布局,便宜是首要的
长江证券:
中线投资者可不惧大盘短线震荡,继续坚守金融板块
申银万国证券:
后市还将惯性上行,短期有整固要求,震荡可能加剧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
A股已彻底完成牛熊切换,五年大牛行情已经全面展开
对满仓踏空者来说,这个双休日特焦虑:是等,还是追?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家证券研究机构及分析人士。
上周A股走出波澜壮阔的行情,日成交量节节攀升,市场情绪也一浪高过一浪。对接下来的行情,多数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认为,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向,仍然主要聚焦于证券、银行、保险、多元金融等金融板块,建议投资者继续在其中挖掘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注意短期高位震荡的风险。
增量资金偏好便宜股
机构普遍认为,本轮行情主要由增量资金入市撬动,融资交易推波助澜。根据海通证券的观察,目前大类资产配置已从实物转向金融,并且金融市场正在经历由债券牛市向股市牛市过渡。7月以来,在利率下行、改革提速、沪港通、央行定向宽松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理财产品、产业及海外资金、融资交易等增量资金正加速流入股市。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当下的策略是沿着增量资金偏好的逻辑积极布局。增量资金的偏好,除了强势的金融股,便宜是首要的。便宜不单指低PE/PB(吸引机构投资者),还包括低股价(吸引广大个人投资者,银行低价股很多,后续还可关注航空股)、低市值(吸引产业资本)和低涨幅(家电、煤炭年初至今排在后四分之一)。
在此思路下,除了考虑低估值高分红外,还需纳入考虑股票分布离散度,部分价值股也值得挖掘。如房地产、建材、煤炭、钢铁,家电、汽车等板块,以及有低价股集中的航空板块。
可继续坚守金融板块
长江证券同样认为目前市场中期向好趋势不变,市场投资热点已经由较早前的创业板、中小板以及题材股的炒作,转向主板个股投资价值的挖掘。
操作策略上,长江证券认为中线投资者可不惧大盘的短线震荡而继续持股,而仓位不重的中线投资者可在大盘震荡或者个股回调的过程中择股加仓。市场处于牛市氛围中,主流投资方向仍是证券、银行、保险、多元金融等金融板块,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守,另外主板市场的低估值、低市净率、低价、涨幅落后的板块、个股也值得挖掘。
不过,申银万国证券虽然认同后市还将惯性上行,多头市场有望维持强势,但观点尚未转向全面乐观,认为牛市基础尚不那么稳固。申银万国证券表示,上周市场一骑绝尘,日成交金额突破万亿元,短期能量消耗过快,重要关口的突破尚未确认,加之获利盘丰厚,短期有整固要求,震荡可能加剧。
中期向上趋势难改变
上周五A股创出了单日成交万亿级别的天量。不过,在基金看来,短期大盘过热,加之大盘股“起舞”分流资金杀伤小盘股,使得天量急涨的行情难以持续;而巨量资金入市,更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震荡来消化。
“短期股市涨幅过大,上周五盘中巨幅震荡,收盘时近2000家公司下跌,仅有券商、银行与军工三个行业上涨,已经说明市场自身做多的力量开始弱化。”六禾投资认为,本周股指大幅震荡可能性较大,但近两周的股指表现改变全社会对A股预期,市场的自我加强开始形成,故而继续看好中长期A股的投资机会。
海富通基金预计,尽管未来市场震荡加剧可能性颇高,但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仍然取决于政府的监管态度。不过,即使市场或在短期出现阶段性回调,但在多数基金看来,也难以改变中期向上趋势。
A股机会远大于风险
“得益于市场利率下行、中国经济企稳、A股估值偏低和政策红利,市场风险偏好已经发生趋势性逆转,目前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并不会改变其向上的趋势。”昭时投资执行事务合伙人李云峰认为,从中期来看,A股进入到一个“机会远大于风险”的区域。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更为乐观,“上证指数或将在明年二季度才会有短期盘整,但向上的强势路线不会改变,A股已彻底完成牛熊切换,五年大牛行情已经全面展开。”
在华安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杨明看来,目前A股蓝筹股的表现是对锐意改革的强烈认可与预期。杨明表示,股价反映的是未来,随着今后财税、金融、土地、国企、资本市场改革的一一落地,货币政策可能会舒张其力量,为改革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对于蓝筹股而言,现在的上涨仍然只是刚刚开始。虽然近期蓝筹股上涨过快,融资量很大,这带来了上涨过程的波动性,但不会改变上涨趋势。
“市场走势本身已向全社会资金发出信号,在更多的后续资金进入的情况下,短期交易量过大和融资量大,并不构成大的威胁。”杨明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倾向于继续以价值投资、长线持有、相对均衡配置的思路,来应对当前的股市颠簸。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