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合会:中国资本生产率快速下降 绿色转型障碍重重
发布时间:2014-12-3 22:30阅读:486
资本产出比是资本生产率的倒数,资本产出比越高,说明资本生产率越低。这说明,这期间资本生产率发生了非同寻常的急剧下降。
“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课题组中外组长分别由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和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罗哈尼担任。
过度投资致能源环境恶化
“中国的绿色转型面临着重大挑战,特别是大气污染。”在12月2日召开的国合会2014年年会上,樊纲介绍,课题组的第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经济失衡是导致能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投资过度,投资的比例过高不仅产生了产能过剩,而且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过剩本身既是资源的浪费,又产生过度的消耗。
2000年后,我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增速并没有放缓,反而显著加快。课题组分析表明,能源消费增长加速主要是投资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
按不变价格计算,2001-2010年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0.8%,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13.9%的增速。
2013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7.5亿吨标准煤,超过了美国。樊纲说,根据近几年的趋势,未来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将继续减少,但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加。按常规情景推算,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可能上升至2013年消耗量的1.67倍。
“过度投资和产能严重过剩不仅意味着资金的浪费,同时也意味着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大量浪费。”樊纲介绍,根据统计数据,与投资密切相关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这三个行业的附加值仅占GDP的5.5%左右,而它们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0%。其能源强度是各行业平均水平的5.4倍。
环保部门监测显示,在2000-2012年这12年中,能源消费从14.5亿吨标煤增长到36.2亿吨标煤,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同期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从13.8万亿立方米增长到63.5万亿立方米。
“过度投资和产能严重过剩是导致当前能源和环境状况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樊纲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白白浪费的产能,可能也不会有这些环境污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