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改革+基本面预期改善,导致大涨?
发布时间:2014-12-2 14:11阅读:500
中国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银行是基于债权的间接融资,其负债是无风险资金,对于不确定性越高的资产,他天生就需要高利率来补偿风险。为何最近几年中国的实际利率一直居高不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民营实体经济根本不掌握基础信用资产,在银行体系里他们是高风险信用融的却是无风险资金,他们天生就需要付出高的信用溢价。监管层面为了规避大规模全局性风险又设置种种制度屏障来增加高风险资产的贷款难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银行为了利润再搞出各色猫捉老鼠的监管套利游戏。高风险溢价再加上高的摩擦成本,那么中国民营实体的高利率就是是常态,而高利率加上国家信用背书,又将更多的资金推入银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得全社会的绝大部分资金全部淤塞在银行。
决策当局,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后门关刹,第二件,前门开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