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十年记
发布时间:2017-6-14 13:23阅读:741
天胶下午急速上涨,已经出现较大利润,因大势的方向尚不明确,于是将多单平掉,而黄豆涨势明显,多单继续持有。一天又这么简单的过去了。收盘之后总是比较清闲,看书是最好的消遣,在我所有的书籍里,《股票作手回忆录》是我入行来买的第一本书,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每当我出现困惑时,我都会去里面寻找灵感,它已经伴随我十年了,人生最黄金时期的十年!
2000年的7月,我在历尽波折之后,应聘到当时的齐鲁期货公司,大约来了一百多人吧,经过一个月的密集培训,分配到各个部门,我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也十分庆幸上天给的机会,发誓一定好好把握住它。当时市面上的期货书十分罕见,大大小小的书店都没有卖的,培训期间的一个晚上,天气热的很,我在外边溜达,看见一个很小的书店,搜索了一番后,还是没什么收获,准备出门,看见角落里有一堆旧书,一本《股票作手回忆录》就那么胡乱的插在里面,大概翻了翻,也没觉得怎么特别,像是在讲一个人的投机奋斗史,想到夏夜难熬,还是半价处理,既然实在没收获,就买回去打发时间。至此,我期货里的精神导师,无数人崇拜的投机鼻祖利摩菲尔,就这么戏剧化的来到了我身边。
除了对期货交易的由衷喜爱,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刻苦学习,是我对自己最大的要求。早上8点坐在公司的电脑前,直到晚上6点关门,没什么特殊事情,是不起来的,当时所用的交易专用局域网里面,提供的几十个指标,我挨个的学,认真的看,分析它的设计原理,结合到历史图表中仔细观察它的表现,最后再用自己资金去尝试,如此的反复,而节假日我总是会打印一摞子图表,拿着笔和尺子,用学到的方法,反复揣摩,即使春节也是如此,日复一日,孜孜不倦。
付出未必有回报,就是那个时期最深的体会。两年里,帐户中的资金已经爆仓3次,亏的什么也做不了,此时家里的境况也因变故急转直下,作为已经毕业几年的我来说,不但不能挣钱,还往里亏,有何面目再乱花一分钱呢。慢慢的,中午吃饭少了,能走回家就不选择坐车,攒下的钱,基本是买了期货书,一个同事邮购了一本《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而他又抠门的很,磨破嘴皮子才答应借我看一晚上。16开的厚厚一本书,在东方微微发亮的时候,已经全部转化成我的读书笔记。辛勤的努力并没使交易有多好的改善,亏损像幽灵一样依附在我身上,当每次觉得自己已经能做好的时候,当好不容易凑到点钱可以交易的时候,而又当那点本金再次亏进去的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的悲壮能形容了。与现在,喝着咖啡,听着音乐,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做交易,真是天壤之别。过去是种鞭策,我会经常回忆过去的不易,人是不能忘本的,那将让自己迷失方向。
以我的条件,能在投机市场上坚持下来,是需要运气的。03年,我对交易已经十分的厌恶了,谁再敢说有人交易挣了大钱,我都会很鄙视的斥之为骗子。并私下应聘到一家搞体育比赛的公司和一家房地产公司,巧合的是,一个正在搬家,另一个负责培训的人在出差,都需要等几天,有了下一步的着落,心里踏实了不少,只是对投机还是隐含着不服气。听同事说一家书店不错,于是走去逛逛。《短线交易秘诀》,在我准备放弃这个行业的时候,再次拨动了我的心弦。晚上,捧着这位交易大师的著作,像小学生朗读一样,我也反复的读着里面的句子,读懂上一句,才开始念下一行,结合着精神导师利摩菲尔的教诲以及3年多的辛酸经验,终于,我感到了一种醒悟,有生以来第一次会看图形,第一次找到入门的感觉。拒绝了两家公司的通知,把刚凑到的一点点本金打到帐户里,鼓起勇气,我再次踏上了征程。
亏损的幽灵还是经常嘲弄我的无知,但是我已经渐渐看清它的面目,年底的时候,当我再次被它击倒在地,亏光了本金之后,我已经坚信,我能战胜它。04年,为了能有本金交易,我开始做从来不屑一顾的业务,而我的经理也十分支持我的决定,还为我招聘了几个人,由此,培训成为以后经常做的事情,其他部门也时常借用我,前后培训过的新人,接近千人,为各地客户举办讲座,也不下几十次,同时还在一家网站发表行情评论,逐步扩大知名度,我的业务量也在第二个月开始迅速蹿升。
期货圈里,流行一种交易层次的划分,模仿围棋,分为十段,我一直不是很苟同,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我把交易大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是技术学习,二是理论研究,三是实战探索,四是理念形成,五是实战与理念结合,六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获利。六个阶段是互相融合互相作用,无法独立存在的。而第四阶段的理念形成又是至关重要,承上启下,它标志着自己对市场独到的理解,许多交易者最终被淘汰,都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基础不牢固。
04年中期,是我具体理念的形成时期,经常在我周围围着好几个新人,听我滔滔不绝的大谈对市场对技术的看法,乐此不疲的持续了几个月,而本金至此再也没爆掉过,并总体开始增长,尤其是当年黄豆的瞬间转势,我从头至尾抓了个干干净净,直到交易所出台强行平仓政策,才罢手。第一次品尝到期货交易的巨大甜头,豁然打开了思路,信心的倍增已经使我从迷茫走向了坚定。
《股票作手回忆录》在翻到第五遍的时候,我也开始理解了导师的涵义,他已经把所有交易中遇到的问题都解答过了。只是在此后的2年里,体现在账户上,就是资金的大起大落,在趋势中持有不动,是导师的教诲,但是当看着持仓从获利的喜悦,变为平局的迷惑,再变为亏损的无奈,真是束手无措,这种情形经常出现时,就简直令人抓狂了。无奈之下,之后的操作只好改为短线,于是,在信奉趋势交易多年之后,短线的获利竟然一度达到使帐户膨胀的地步,真是个大玩笑。
无法长期短线交易,除了平时说的一些因素之外,对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难以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经常觉得十分疲惫,进而影响了短线效果。骨子里对那些大师们的崇拜,再次引导我走上趋势型交易的路子。交易者也许是最浪费时间或者说是忽视时间流逝的,我的这种短线,长线的反复徘徊,竟然持续了将近3年。
07年,山东几家期货公司的合并,让我坚信,只有交易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对交易的强烈热情,使我一直保持着学习的渴望,一件事情,一个故事,都能让我和交易原则联系起来,在具体的操作上,也淡化了长短的概念,根据行情的进展及时的调整方向与头寸,资金状况也远好于往年,到了08年初,资金已经悄悄翻了3倍多。这一年,一家从事商品电子盘的公司,聘请我做总经理,从培训,讲座,甚至开幕式我全程参与主持,直到后来,因代理权的问题被迫转行,才离开,虽然结局不佳,却也算是一段有趣的经历。一次和很好的朋友吹嘘,说:“期货行业的各个方面我都能干,交易,讲座,甚至管理等等等等”。朋友很不客气的说:“这么厉害还买不起房子”?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气得我晚上狠狠吃了他一顿。年中因金融危机引发的的暴跌使许多人措手不及,我却靠着事先的空单,获得巨大利益,把多年的亏损,一举扳回,这是一次靠分析和操作取得的成功,如果不是太过教条,成绩还会更大。我的交易理念借此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交易的理解也越发的深刻。据传,在公司内部的调查中,我的资金增长率排在第七位。失败也许是成功之母,但胜利绝对是成功之父,对于大多数交易者而言失败的太多了,很多人是需要成功来支持他的信念的。
不知道是谁把交易比喻为刻意按照人性而设计的游戏,能一贯保持心态,一贯保持风格,并始终冷静的人来说,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石。而真正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的人,少之又少,得意后出现惨败是迈向成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09年的起伏,是我这种心态集中表现的一年,现在回想还觉得很有趣,也为一时的冲动倍感可惜。当时正值第三届全国实盘大赛,我因为交易的顺利,信心膨胀,于是很高调的参加,开始也确实顺利,排名很靠前,后来一次错误交易,使排名大幅度下滑,心态整个扭曲,为迅速赶上来,放弃了一直保持的风格和交易理念,转而和其他人斗起短线,几经起落,最终仅以微微赢利收场。交易做的不是市场,其实是人的本性,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啊。
时间,在经历的时候觉得漫长,而在回忆的时候好像瞬间发生的一样,2010年已经过半,我也已经完整的度过了我的十年交易期,虽然现在的资金增长很稳定,但还不知道该如何总结这半年的成绩,年初在海边,连续几天几夜的认真反思,把经典的书籍重新梳理一遍,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交易风格和系统,等待也慢慢变得不再枯燥。交易里充满辨证哲学,充满人生哲理,重仓未必有风险,顺势也未必能挣钱,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稳定住帐户,才能控制好自己。今天的顺利不代表明天成功,而失败也是如此。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然后努力的执行它,仅此而已。
当初与我一起应聘到公司的前后几百人当中,仅有几个还在,而一直坚持做交易的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个人。其他几位早已在业务上走的很远,有的是公司的顶梁柱,有的已经成为营业部负责人,交易者是孤独的,看着一个个的战友离开,选择留下,既需要信念,也需要运气,尤其是在交易困惑的关键时期,要靠偶然的灵感引导交易者前进。那位一起幸存下来的战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只是希望一路走好。
20岁到50岁,是人一生中的黄金30年,而我拿出其中的十年去投身于投机事业的学习中,我不敢妄言今后是否顺利,甚至不知道明天会出现什么变化,我只是想认真的对待每一天。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无论结局如何,都是一种历程,走出森林的路有很多,我选择了人迹最少的那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