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转融通与股指期货关系浅析
发布时间:2017-6-13 10:59阅读:667
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指期货是中国股市目前主要做空机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2010年融资融券业务与股指期货接连推出,结束了国内证券市场近20年的单边做多模式。在经历了近两年中国股市的一路下挫之后,投资者对于“做空”已经形成初步概念,并渐渐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相关金融工具的成交情况也更为活跃。2012年8月底转融通业务的开展,更是进一步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步伐。 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指期货是中国股市目前主要做空机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表象上具有共性,但其适用对象、交易制度、投资策略,以及交易规模都有着很大差别。 融资融券与转融通的定义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融资融券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证券交易中,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由客户交存相应担保物的经营活动。简而言之,融资指买空,融券指卖空。转融通业务是对融资融券业务的深化,主要指由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提供资金和证券,为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提供资金和证券来源,证券公司则作为中介,将这些资金和证券提供给融资融券客户。转融通包括转融券业务和转融资业务两个部分。其中与转融资相比,转融券业务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更为复杂。目前国内转融通业务首先试点的是融资,意在当前疲弱的市场背景下,避免对投资者造成更大的利空心理预期。转融通业务开展的第一天,11家获批证券公司首日共计成交55亿元,足见市场需求之大。 融资融券与转融通推出的意义 融资融券与转融通业务的相继推出标志着国内A股市场个股交易制度的革新,同时也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促进作用。 1.促进价格发现 融资融券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种双向信用交易机制。2011年,单只股票的做空功能逐渐被投资者熟悉和运用,初步适应了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和多样化管理风险的要求。在多空交易机制平衡的基础上,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有利于促使股市回归正常、理性的波动。同时,通过多空双方力量的博弈,有利于整个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改变了中国国内个股单边市的操作手法。 2.丰富投资策略 融资融券与转融通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尤其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进入股市,给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有效投资工具,机构投资者股票多空对冲策略将增加,套期保值策略将更加丰富。特别是参与股指期货的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可以构建杠杆趋势投资策略,如正向杠杆型基金和反向杠杆型基金等。另外从策略上来说,养老金、保险等持有券源的机构以及拥有大量资金的银行业将会参与进来,通过证券金融公司组成一个转融通业务的链条,发挥出各自的资源优势。 3.增加资金融通渠道,提升市场流动性 融资融券也为股票市场增加了一条制度化的资金融通渠道。在全年股市资金呈净流出趋势的同时,融资融券余额的不断增加有利于补充市场流动性。2012年9月最新余额情况显示,融资融券已为市场注入约700.72亿元的增量资金。 4.强化证券公司管理与创新 2011年,证券公司通过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协调平衡信用交易部、经纪业务部、衍生品部和技术开发部等关系,统筹总部与营业部的业务往来与管理等,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同时,证券公司纷纷对市场中性策略、利用融资融券进行ETF套利、期现套利等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并准备在标的证券范围扩大和转融通业务推出的背景下,有效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创新意识,拓展了创新领域。 5.鼓励市场理性投资 融资融券与转融通对股票现货市场做空机制的推行,有利于市场投资回归理性,淘汰部分垃圾股,净化市场风气,乃至将那些依靠炒作、坐庄、投机的垃圾股票清理出局,净化投资市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