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 ——四月投资策略及配置建议
发布时间:2017-4-13 10:32阅读:491
一、三月市场表现回顾
回顾三月份,市场整体在非常狭窄的区间内震荡,截至3月28日,上证综指涨幅0.35%,但振幅仅为2.78%,月振幅创下了历史新低(前低为2014年8月份),创业板指上涨0.89%,但振幅仅为3.81%,同样处于历史底部。
分行业来看,消费无疑是三月最为强势的板块。家电、消费电子、食品饮料表现均位居前列。周期表现则出现了明显分化,建筑、建材、机械等行业表现显著强于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
相比于行业表现的差异,蓝筹股估值的持续修复更加值得关注。今年以来,A 股市场出现了少见的大市值板块持续跑赢小市值板块的情况。从平均涨幅来看,剔除掉新股与次新股之后,一季度市值最高的10%的公司显著跑赢其它市值区间公司。如果进一步剔除掉行业属性,即比较每个行业市值10%公司与其他区间公司平均涨幅来看,这一规律将更加明显。蓝筹股估值出现了明显的修复。
二、四月市场环境展望
宏观和政策层面
关注地产调控加码与流动性收紧预期并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
1
地产调控
地产调控进入到第三阶段。以3月17日北京出台调控政策开始,16年起的本轮地产区域政策已经进入到了第三阶段,调控力度不断提升。持续的地产调控政策之下,年初地产的乐观局面恐怕难以持续。
从中期来看,过去的几轮地产调控政策之下,地产销售与施工无一例外的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政策收紧的周期中,地产销售是难以出现持续的上行趋势的。而从短期来看,从去年至今看趋势,核心拐点也均来自政策调控。第一轮(16-03)政策调控后,东部销售已经开始见顶点回落。第二轮(16-10)政策调控后,中部先拐点而东部加速回落。
因此,在第三轮地产监管政策全面铺开的情况下,我们预期未来的地产销售将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在销售面临压力之下,我们认为地产投资也将面临拐点。
2
流动性方面
近期银行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钱荒”,可能跟季末MPA考核有关,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总体相对有限。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次“钱荒”的程度还不算严重,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A股市场资金来源与银行无直接关系,杠杆水平低且总体仓位中枢相比前两三年要低,导致股市在短期具有相对强的短期抗跌性。随着时间进入四月份,MPA考核的影响阶段性结束,资金面在边际上应该会迎来正面反应。
除此之外,上周MSCI官方发布了A股纳入MSCI的咨询报告,市场预期A股在2017年纳入MSCI的概率显著提升。
整体来看,流动性紧缩预期依旧延续。在尚不需要过多担心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央行并没有放松流动性的动力,并且还有进一步收紧的可能。周小川行长在博鳌论坛年会上表示量化宽松已到尾声。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货币政策之外,信用未来也有逐渐趋紧的可能。在3月10日的两会央行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就提到了“信贷和社融大致按照M2的速度掌握”,与2016年实际社融与信贷数据比较的话,有可能信用也将边际趋紧。但具体如何执行还需观察,可以持续观察3月份信贷与社融数据情况。
3
政策监管
除了经济与流动性之外,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同样值得关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于金融资产“去杠杆、防风险”的主线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三月,前期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称要控制银行表外业务增长,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一行三会已就资管问题初步达成一致;同时,银行季末首次MPA考核监管也全面推进。我们认为,在一行三会的合作之下,未来监管措施的覆盖面与落地情况可能都会超越市场预期。
从实际情况来看,三月份市场确实也看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的持续出台。而且我们认为,金融市场的一些新的变化也将被迅速的纳入到监管体系之中,例如同业存单市场,因此整体上监管政策有可能会不断加速出台。
中观层面
随着过去几年市场化出清和行政化去产能,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后,在一些中上游行业逐渐形成剩者为王的竞争格局。通过分析中游行业的上市公司后发现,集中度提升越快的中游行业,利润复苏的越快;集中度已经接近或处于寡头竞争的中游行业,平均利润率越高。然而,大企业在开春,小企业却在过冬,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规模以上企业和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规模以下企业完全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复苏,另一方面规模以下企业的利润被压缩。去杠杆没有结束,债市的杠杆降下来了,但整体的金融杠杆并没有去掉。加杠杆的链条压缩了,杠杆从链条的末端向中前端转移。
微观层面
微观上看,商品现货价格最先反映出需求的颓势。从二月下旬开始,板材和长材的价格走势开始背离,板材现货的出货不畅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的需求不佳。从三月中旬开始,螺纹钢从春节后的三高(高价格高库存高产量)向下调整,前期对基建投资的过度预期开始发生修正。
三、四月投资策略及配置建议
总体来看,对于A股市场而言,回顾今年以来的行情,在需求层面始终无法证伪或证真的情况下,风险偏好(资金面、政策面)成为震荡市中影响A股的核心因素。1-2月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及3月上旬的高频数据,都显示需求层面仍然纠结,大考延后(或要等到五月)。在此之前,风险偏好继续主导市场,随着3月末资金面最困难时候的结束,以及对于A股加入MSCI的预期,四月份风险偏好从被压制转向修复,助推市场继续反弹一段。中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应当会起到关键性作用,这需要时间来揭晓,或许需要等到二季度的某个时候。
从防御性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大金融板块更具有性价比,推荐关注银行与非银金融。对于消费品,我们认为其中的龙头板块,例如家电、白酒等板块的估值已经接近顶峰,未来估值进一步扩张还需要业绩预期的持续提升。推荐关注其它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消费品,如医药。对于周期板块,我们整体并不乐观。从过往经验来看,历史上经济最终被证伪的周期中,春季躁动结束之后一个月内,周期股通常都会出现显著调整。不过在周期行业中,我们认为可以关注一些估值处于低位的稳定型的行业,例如电气设备与电力行业。对于成长股,我们认为目前尚不具备整体上涨的市场条件。从PEG的角度,我们认为目前成长行业中电子行业值得密切关注。
总体上我们四月对经济不悲观,配置方面,我们建议在市场调整中逢低加仓,消费升级中线配置;一带一路主题行情还未结束,通信、医药、电气设备、电力、银行、航运都有机会轮动到。有望接棒一带一路的大主题机会可能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中小主题机会是央企改革,地方国企改革尤其是上海国企改革,军工,消费电子、京津冀、一季报等。
欢迎来电咨询:15350798676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