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扶贫 红枣期货首当其冲
发布时间:2017-3-19 14:20阅读:362
2016年,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期货市场10年来首现“新品荒”。按照行业人士的预计,如今,中国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正在重新步入正轨。据了解,目前,白糖期权、豆粕期权已获证监会批复,将于近期上市交易,棉纱、生猪、纸浆期货等正在积极开展上市准备,更多的期货品种也已纳入“储备库”。
眼下,对于红枣期货的呼声越发响亮。
政协委员“两会”建议推出红枣期货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平安的一则建议,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棉花期货在服务新疆经济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建议国家适时推出红枣期货等更多特色品种,促进新疆脱贫攻坚。
据记者了解,棉花期货自2004年6月上市运行以来,市场功能发挥有效,为我国棉花产业政策落实和产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也正是因为棉花期货推出带来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蒋平安对于红枣期货的推出增添了更多的期许。
他举例说,红枣是新疆重要经济作物,在国家稳粮、优经政策引导下,新疆红枣产量由2008年的12万吨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300万吨,已成为促进新疆农户增收的“致富果”,逐步发展成为与棉花“白色经济”并驾齐驱的“红色经济”。
由于红枣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农户及产业链企业面临较高的种植和经营风 险,2016年红枣价格由往年的30多元/千克下降至7-8元/千克,一度出现“卖枣难”问题。在他看来,上市红枣期货不仅有助于上游枣农规避红枣价格下 跌风险、中下游加工和销售企业规避原料采购成本上涨风险,还可以利用保险+期货等形式对枣农进行价格保险保费的补贴,稳定收入。
据记者了解,红枣作为优势林果产业已成为南疆各地州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 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巴州及和田等地大量农户已经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以若羌、柯坪及麦盖提三地 农村居民为例,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人均红枣种植收入500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
然而就目前来看,红枣行业仍广泛采取农民散户种植的模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偏低。尤其是对农户而言,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几乎难以承受。
一位农户告诉记者,他们所期盼的就是枣价的稳定,受价格信息不公开透明、资金短缺以及仓储能力弱等因素影响,他们往往集中在年底前抛售,导致种植收益难以得到保障。所以,他们也在期盼着红枣期货推出来改变现状。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