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依靠价格信号优化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发布时间:2017-3-8 11:24阅读:34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今年两会九三学社中央提案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减少政府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农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运用政策手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对市场机制认识不够,机械地理解“三去一降一补”,在实际工作中仍倾向于用传统的政策手段沿单一路径推动,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比如,将“去产能”片面理解为缩减粮食面积。在当前粮食库存高企、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背景下,一些地方片面认为产量高、库存多就是粮食生产过剩了,把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这种做法看似合情合理,但没有准确理解粮食呈现结构性过剩的实质。如适宜生产面包等深加工优质粮食总体不足,需要大量进口。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仅优质强筋小麦需求量在650万—800万吨,而国产总量仅350万—450万吨,每年需进口300万吨以上。因此,当前实际情况不是粮食多了,而是低品质粮食比重太大,各地都压缩粮食种植,可能会出现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外,单纯依靠低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库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去库存”的主要选择,普遍采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模式。由于重数量、轻质量,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大量出现,呈现低端膨胀式发展态势。质量安全难以保障,产品同质化,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还有一些地方在削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扩大蔬菜、瓜果和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造成经济作物面积增加,且没有特色和区别。受存储条件、上市期、保质期的限制,市场极易出现经济作物产量过剩、价格暴跌现象。
对此,九三学社中央建议,理性定位并实施正确的粮食安全策略。在对国内粮食供给情况有较为清晰判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干预范围和力度,给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留出足够的运行空间。
依靠价格信号优化调整种植结构。逐渐减少对农产品价格补贴,缩小农产品收储范围,针对不同品质采取不同收购价格,更多地发挥价格信号对农产品供给的调节作用。在稳定水稻、小麦等口粮种植的同时,大力去除低品质的粮食生产,对不适宜粮食种植的地区大幅削减粮食生产,扩大马铃薯、杂粮杂豆、油料等作物种植规模,试点耕地休耕,给土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
网上开户流程
更多详情请联系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部胡正文经理
咨询电话:18013899938
QQ:1813627901
编码:02161
微信号:18013899938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