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沉没成本”陷阱
发布时间:2017-2-14 09:53阅读:53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选择题:
(1)单位发了一场某明星的告别演唱会门票,你非常想去,但就在你准备动身去现场的时候,你得知他不会上场了,而且,一场暴风雪使道路变得很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去看表演吗?
(2)如果其它情况与问题也相同,但不同的是:你为了这张票自己去排队并且花了不少钱,而且你没有办法卖掉它,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会去看表演吗?
这是一个行为经济学上著名的心理测试题。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对问题(2)的情况会选择去!而问题(1)的情况下则因为门票是白送的而可以不去。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看表演呢?这就是“沉没成本”心理谬误对人们行为影响的典例。
所谓“沉没”,就是已经消失。对于已经花掉的钱,人们总是不能够忘记,成本已经消失,但心理却难以接受。经济学上,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比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等。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成本的存在干扰着我们的心理决策,诱使我们寻找各种理由坚持错误的决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