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因素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7-1-13 09:05阅读:482
天气因素是关键
目前大宗商品重心正在上移,不过相比于黑色系等品种,农产品仍然是“看天吃饭”。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天气并未带来太大威胁,因此短期来看农产品可能还不具备爆发的条件。
豆粕方面,梁勇指出,豆粕等农产品价格仍要看全球供需结构的变化,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南美产区的天气变化对巴西大豆生长、阿根廷大豆最后种植的影响。如不出现明显的不利天气,在南美产区大豆丰产的压力下,依赖于进口生产的豆粕、豆油等豆类产品未来走势将受南美新豆上市的压制;反之,如南美出现不利天气,导致大豆出现减产,将改变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很可能会复制2016年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及行情走势。但目前来看,豆粕等农产品还不具备行情爆发的条件。
王文深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来看,2016/2017年度全球大豆丰产基本成为市场共识。天气较为稳定,单产继续提升,巴西商品供应公司预测显示巴西大豆年度产量有望达1.038亿吨。所以从目前来看,豆粕期货走势仍将受到全球供应增加的明显压制,节前仍难有表现。
韦蕾认为,南美天气未出现大的威胁,巴西丰产预期增强,且国内大豆压榨增加而豆粕备货近尾声,使得豆粕库存出现回升,加之春节临近,资金开始收紧,市场参与度也在逐渐降温,限制了国内豆粕的反弹空间。后期焦点仍聚集在南美大豆产量规模上,1-2月即将进入南美大豆关键生长期,任何不利的影响都会被市场炒作,因此对于豆粕的走势也不过度悲观,在南美产量未被实质性定性前,豆粕或维持震荡走势。
玉米方面,范红军表示,考虑到临储玉米库存需要去化,国内玉米供需依然宽松,初步预计下一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将继续下滑,玉米供需过剩格局将趋于改善,玉米现货价格将整体寻底回升,预计低点将出现在5月之前,之后逐步回升,同时考虑到抛储压力,预计上涨空间有限。
中国农业部公布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5/2016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2458万吨,比上年度增长4.1%;进口量32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1.9%;国内消费量19405万吨,比上年度增长5.8%;期末结余变化量3373万吨,比上年度减少4742万吨。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