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国际货物与服务贸易顺差1814亿 支撑人民币由弱转强
发布时间:2016-9-28 12:19阅读:443
9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8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3667亿元,支出11853亿元,顺差1814亿元。
分项来看,其中货物贸易收入12153亿元,支出8652亿元,顺差3501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514亿元,支出3201亿元,逆差1687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外汇局公布的8月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和此前商务部外贸数据变好方向一致,可以看到出口正在恢复。但具体而言,我国外贸总体结构未变,依然呈现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态势。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数据显示,8月货物贸易顺差3501亿元,比7月增加159亿。然而另一方面,服务贸易逆差1687亿元,相比7月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185亿。
根据外汇局指标解释,国际货物收入是指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的货物交易。而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设,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
“从之前发布的外贸数据来看,8月份出口较前期有所恢复。但从结构看,中国国际货物贸易一直以来是顺差,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这主要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对外旅游、交通支出比较大,这一特点从前述最新数据看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温彬说。
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8月出口同比下降2.8%,进口同比增长1.5%,均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4%和-4.9%。8月贸易顺差为520.49亿美元。
温彬认为,虽然近期国际外部环境整体疲软,但英国脱欧事件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相对平稳,外需因此相对稳定。此外,可以看出我国前一阶段“稳外贸、扩出口”的措施已经起到一定效果。最后,人民币贬值一定程度上也对出口起到促进作用。“经常项目保持合理规模顺差,对人民币汇率会有支撑作用。”温彬说。
贸易顺差支撑人民币走强
“四季度人民币将由弱转强,跨境资金外流将逐步改善,外汇占款会将告别此前每月千亿规模减少的情况,结售汇逆差规模也将明显收窄。”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在招商宏观电话会议上分析指出。
对于贸易顺差的回升以及出口转好,谢亚轩指出,此前中国贸易出口萎缩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贸易额13%的大幅收缩的影响,而全球贸易大幅收缩突出体现在美元过快走强以及商品价格大幅下降。
但这些因素在2016年得到改善,下半年美元未能持续走强,而商品价格却出现回升。因此,中国作为进出口量最大的贸易国,也随着全球贸易额的回升出现出口温和复苏。这对结售汇差额改变有很大影响。
谢亚轩指出,根据他调研了解到,目前进出口企业有大量外汇。但这些进出口企业的首席财务官都倾向认为,如果过早卖掉结汇,担心年末汇率贬值,得不偿失。于是大家基于这样的预期不结汇、少结汇。
但谢亚轩认为,如果未来贸易顺差进一步回升,随着企业对于汇率预期发生变化,结汇的力量将推动人民币由弱转强自我实现。
根据外汇局公布的8月银行结售汇数据,8月银行结售汇逆差95亿美元,环比下降70%,为2015年7月以来月度最低值。谢亚轩指出,分项来看,经常项目的结售汇出现明显顺差,主要来自贸易项下。其中贸易项下8月结售汇顺差规模较7月增加了近150亿美元,这是去年8月11日汇改之后极少出现的,说明数据明显改善。
“由于传统上四季度是贸易项下比较集中的结汇季度,所以可能会为国外市场带来更多外汇供应,助推人民币汇率由弱转强。”谢亚轩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9 15:43
-
房贷怎么还?每期还多少?(点击测算)
2025-05-29 15:43
-
负债不用愁,点击免费领还款计划表~
2025-05-29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