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季中籼稻开秤预计价格将承压
发布时间:2016-8-29 08:59阅读:474
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4.9万吨,上年同期为32.5万吨,平均进口价为439美元/吨。1-7月份累计进口大米214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加23%,平均进口价为448美元/吨。越南仍是我国最大进口来源地。根据海关数据,1-7月份我国从越南进口大米9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5%;从泰国进口大米56万吨,占26%;从巴基斯坦进口大米5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4%;从柬埔寨进口大米6万吨,占比3%。
1-7月份大米进口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东南亚大米价格仍低于国内米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8月中旬越南5%破碎大米到我国南方港口完税价为2885元/吨,国产早籼米南方销区批发价3750元/吨,两者价差865元/吨,1-8月份平均价差为787元/吨。二是今年大米进口配额发放比去年提前,前期进口较为集中。配额集中使用之后,6-7月份进口开始放缓。预计今年进口大米呈“前快后慢” 全年进口约300万吨。2015/16年度(10-9月),我国已累计进口大米318万吨。大米进口增加进一步加剧国内稻米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本周,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向市场投放超期及席茓囤稻谷(以下简称超期稻谷)。根据国家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公告,本期投放稻谷达到302万吨,比上期投放量减少7万吨,成交量较上周有所增加,为30万吨。截至本周,超期稻谷已进行13次交易,成交总量为251万吨。分年度来看,2011年产稻谷在前4期的竞价交易中成交较多,而后期的成交量以2012年、2013产稻谷居多。2013年稻谷虽然最近才投放市场,但成交活跃,本周的成交量接近总成交量的34%。如果按照当前的交易进度推算,预计在2015/16年度结束时,超期稻谷的成交量将达300-350万吨。
超期存储稻谷成交均价为1350元/吨左右,采购主体为饲料及深加工企业。目前超期存储玉米实际成交均价1550-1600元/吨,芽麦收购价1600-1800元/吨,超期存储稻谷具有价格优势,企业采购相对积极,预计本年度以及下个年度稻谷饲料及工业消费量将有明显提高。根据规定超期稻谷需消费在非食用领域,而按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供需数据,2015/16年度稻谷的饲料和工业消费总量为2420万吨,若不考虑季节性因素,每月稻谷饲料工业消费量基本保持在200万吨左右,因此当前的成交量相当于稻谷饲料工业一个多月的消费量。
8月中旬,新季早稻大量上市,在各级储备轮换及最低收购价收购的支撑下,收购进度同比加快。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全社会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6年产早籼稻471万吨,同比增加117万吨。
本周,国有储备库及其委托收储库点国标三等新季早稻的挂牌价为2660元/吨。其他收购主体的新季早稻收购价格与最低收购价仍有一定差距。监测显示,目前湘赣地区民营企业早籼稻收购价2500-2600元/吨,较托市收购启动前上涨20-40元/吨,但仍比最低收购价低60-160元/吨。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最新预计,2016年我国早稻播种面积为56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1%;总产为3300万吨,同比减少69万吨。主产区湖南地区早稻产量预计为838万吨,减幅为2.4%;江西地区早稻产量预计为795万吨,减幅为2%。虽然今年早稻产量略减,但由于大米市场总体较为疲软,早稻的收购主力仍是国有收储库。预计新季早稻的政策性收购量仍将维持在300-350万吨,早籼稻市场供需形势仍将表现为供大于求。
8月中下旬,南方部分地区早熟中籼稻少量上市。受南方持续高温、洪涝灾害影响,部分早熟中稻质量偏差,主要表现在出米率低、腹白偏大等问题。零星上市的中籼稻开秤价在2500元/吨(水份15%以内,出米60-63%之间),较往年开秤价低近200元/吨。大量上市需待9月初。国内中晚籼稻市场供应仍以陈稻为主。从市场价格看,中晚籼稻主产区市场价格从6月以来基本延续稳定态势。目前,湖南地区中晚稻出库价格为2690-2700元/吨,江西地区中晚稻出库价为2680-2700元/吨,湖北地区中晚稻出库价为2750元/吨,安徽地区中晚稻出库价为2690元/吨。
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总体仍在托市价格下方运行,未能如东北粳稻价格走势强劲(普通圆粒品种3200元/吨,高于托市价格),主要原因是总供应量以及区域供应量均较为宽裕。虽然同属政策性收购品种,但中晚稻的政策性收购量以及集中度要低于粳稻。监测显示,2015年中晚籼稻的收购量要少于粳稻,中晚籼稻的政策性收购量占社会总收购量的比重在35%左右,而粳稻的政策性收购量占社会总收购量的比重超过50%,并且粳稻的收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这就造成了阶段性区域性缺口,价格必然走强。而南方籼稻产区余量仍然充裕,截至8月20日,按2015年中晚籼稻产量10891万吨计,农户可售商品粮仍剩余800多万吨。除了农户手中的市场余粮,2013-2015年的政策性稻谷被陆续投放到市场。再加上1-7月份我国进口大米214万吨,这部分进口大米主要冲击的对象是籼稻市场。上述多渠道均加大籼稻市场供应压力。在需求平淡的情况下,后期籼稻米市场价格仍将承压。
本周,亚洲地区大米出口价格延续上周下跌趋势。印度5%破碎蒸谷米FOB价为378-388美元/吨,比上周下跌2美元/吨。越南5%破碎大米报价为350-353美元/吨,上周为355美元/吨。泰国5%破碎大米出口报价约为410美元/吨,上周为415-420美元/吨。主要原因:一是亚洲和非洲买家需求疲软;二是新季稻米即将收获上市,供应压力增加。三是市场预期泰国国储大米将继续投放,且价格低廉,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