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股票开户 上门服务 用战略眼光推动客户价值增长
发布时间:2016-8-3 12:24阅读:570
您好!这里是申万宏源证券深圳福华一路营业部-客户经理-关经理,手机:15811803112;我的服务宗旨是:传递正能量,分享快乐;提供投资渠道和专业财经资讯,助您财富增值,微生活更充实!您最佳的选择=精英汇实盘交易领投+佣金 在线咨询:
在他及招商证券昆明营业部投顾团队的指导下,2012年至2014年,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招商证券昆明营业部核心客户资产实现了大幅度升值,其中50多位坚定追随者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的跨越,增长20倍的客户也大有人在。
战略眼光形成:
非一日之功
熊志文与投资结缘的事情,得从20多年前说起。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熊志文毅然踏上深圳这块热土,期待在这里一展拳脚以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他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深圳记者站担任记者,由于紧挨着单位的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有空的时候他常钻进散户厅溜达,最终迷上了满屏的红绿数字,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宏观视野。1996年至2000年,他又在《证券时报》多个部门任职,更夯实了他在证券投资研究领域的基础。
在多年的投资研究中,熊志文逐步理清了自己的投资思路。在回忆起那段历程时,熊志文说:"我喜欢思考。纵观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多年历史,只有极少数企业无论市场牛熊周期变化,始终给股东提供长期正回报。以炒作为前提的价格始终会向价值靠拢,只有这些优秀企业始终向上走,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的,市场不会是瞎子,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优秀企业挑选出来。"
不过,熊志文说,以战略思维来指导投资的方式,得益于招商证券的滋养。十四年前,熊志文由媒体人开始转型进入券商,先后担任了招商证券电子商务部高级经理、总裁办公室总经理助理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他参与了公司的一些重大项目,能够充分了解投行、研发、资管、自营等各个部门业务,与各个业务口各个层面干部、员工充分交流,从参与或观摩公司总体战略、业务部门子战略制定,到业务模块构建、业务模式搭建、客户关系管理等各个层面,熊志文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战略的意义。"如果把企业战略管理的理念运用于对投资标的的分析,我们一定能够把市场中那些最优秀、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寻找出来,这对投资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熊志文说。
按照熊志文的理解,战略就是企业思维,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高度,当然也决定企业发展的空间。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一是能够找到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行业和优秀企业,确定投资方向;二是使投资研究的环节大大前移,能够先于市场发现未被发掘的宝藏,而不是拘泥于财务报表、市盈率、市净率等静态因素;三是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排除信息庞杂和价格波动的干扰,坚守有投资价值的投资标的;四是能够密切跟踪企业战略步伐,根据企业战略实施情况检验战略分析的有效性,并支持交易决策。
以战略眼光来指导投资,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投资者如何才能做到呢?
熊志文认为,首先,要有很强的行业分析能力,能够甄别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中哪些是优势行业、哪些是劣势行业;第二,是要充分研究市场需求。研究需求既是实业投资的前提,更是股权投资的前提,需求变化是供给的基础,是生产的前提。比如,苏宁与国美的崛起源于家电需求的专业化特征而从大百货中独立出来,它们的衰落也必将随着需求向网上迁移而产生;第三是战略投资必须有战略跟踪分析的能力,时刻关注企业战略节点事件的发生,并根据这些事件预测可能发生的战略事件;第四是具有不为小利所动的全局观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投资者必须具备相关行业充分的知识储备,能够理解行业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及服务创新。
"剩下的事情,就是随时关注行业的变化,并持续跟踪企业的发展,如此循环,及时发现企业发展的战略拐点,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随后,就等待收获,就像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静待上市兑现一样。"熊志文说。
根据上述投资逻辑,熊志文还提出了寻找投资"印钞机"的观点。他认为,最卓越的投资应当考虑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和企业管理三个方面。你印出来的是"钞票",意味着你的产品需求始终旺盛;你之所以印出来的是"钞票",是因为你的商业模式设计具有科学性;你之所以印出来的不是"假钞"、"伪钞"和残次品,是因为你的运作规范,管理到位。
锁定"印钞机":
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早在中国互联网的萌芽时代,熊志文便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过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先驱,那个时候,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者,都在焦虑一个问题:盈利模式是什么?如何回收现金流?他称这个阶段为互联网的V1.0版时代。
在以后的15年里,他始终保持着对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密切关注。
随着腾讯、阿里巴巴、维品会等企业的成功,他敏锐地感觉到,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盈利模式日渐清晰,互联网的V2.0版时代已经来临。
2010年3月,某互联网企业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引起了熊志文的高度关注。2010年10月,该公司宣布其一款重要产品永久免费,熊志文敏锐地觉察到公司"先做平台,再构建盈利模式"的战略思路与腾讯如出一辙。2012年4月,该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第三方基金销售资格",熊志文判断,这是公司"从财经信息平台转型为金融交易平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表明公司战略思路逐步成熟,盈利模式日渐清晰,网络流量转化为现金流的手段也将日益丰富。从这时起,刚调任招商证券昆明营业部总经理的熊志文积极推动客户对该股进行战略配置:对核心客户逐一登门拜访,宣讲互联网金融的前景和该公司的投资机会;对中、小客户,通过报告会、座谈、论坛和日常客户接待等途径,帮助客户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对该股进行重点配置。从2013年7月开始,他和他的投顾团队每个季度举办一个专题讲座,结合公司季报、中报、年报分析企业业务发展状态、战略达成回顾,并提出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战略事件,且一一得到验证。不仅如此,他和他的投顾团队还通过各大银行渠道、客户朋友圈以及深入到大理、曲靖、玉溪等城市拜访客户的机会,开展专题讲座,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客户进行战略配置,在云南市场引起热烈反响,一些深圳、北京、大连的客户也慕名前来。
"在云南,听过我和我的投顾团队讲座的人大概有1000多人,能够接受我们的理念并进行战略投资、长期价值投资的客户有300多人,最终实现资产大幅增值的有100多人,数十名客户资产实现了从百万到千万级的升级。我们的客户超越了大盘,也战胜了自己,不断挑战人生新的高度,我们由衷地为我的客户感到喜悦,也感到骄傲",2014年11月18日,当该股从低点累计涨幅达到十倍时,熊志文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表了上述感概。
"客户的成功,不单是我们作为证券从业人员的成功,更是客户对我们团队信任的结果,没有客户的信任,我们可能一事无成",面对客户的赞誉,熊志文内心充满了感恩。
投资者说:
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熊志文和他的投顾团队的投资逻辑在为投资者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这个团队的投资思想也渐渐在投资者的心底生根发芽。在这些投资者看来,熊志文就像一位价值投资的布道者,非常值得信赖。
1993年就已开通A股账户的唐先生,现任某银行支行行长,在信服了熊志文及其投顾团队的投资理念之后,将自己重新定位为新股民。因为唐先生以前投资股票都是短炒,不知投资理念为何物,连最简单的技术分析也不懂,买股东买一只,西买一只,亏钱的时候多。在经过朋友介绍认识招商证券昆明营业部投顾团队之后,唐先生对于投资的理解开始有了新变化。唐先生说:"认识熊总以后,他跟我聊起互联网和价值投资,当时我对这些也不是很感兴趣,这个过程中其实一直也没接受熊总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有关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一直到去年有几个朋友从熊总推荐的某公司股票中获得不小收益,我才开始渐渐认同熊总的理念,然后就把一些股票该清仓的清仓,最后股票池里将近十只股票都清空了,同时开始尝试性地买入该股。"
唐先生由于介入该股的时点较晚,账面收益相对另外的投资者少,但也达到了近5倍。他说:"介入该股之后,我对股市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以前人家说炒股炒股就是少动为好,越炒越少,一个火字,一个少字。我自己感觉我最大的变化是我从一个投机客变成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像该股现在股价翻两番多了,我也不会卖。"
另一位投资者胡先生,早年因利用杠杆做股票投资没做好,最终破了产。今年6月,也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熊志文及其投顾团队,之后A股账户再度开启。胡先生买入的股票也是该股,如今账面收益已超过4倍。"认识熊总,介入这只股票,我才比较深刻地认识了投资,而且整个投资理念也发生改变了。熊总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科技股可以穿越牛熊,市值天花板很高,发展空间很大。我现在也开始领悟,观察上市公司,一是价值投资,它必须有价值,二是成长性,它的发展空间要足够大,我们的投资标的就具备这样的条件。互联网是颠覆性的,你想一想阿里巴巴,然后再想一想这家公司,金融市场非常巨大,互联网跟它结合在一起,前景不可限量。"胡先生说。
除了认同熊志文及其投顾团队的投资理念,胡先生还学会了自己分析,真正做到了熊志文所说的"投资者必须具备相关行业充分的知识储备,能够理解行业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及服务创新"。胡先生说他坚持学习,甚至还跑到上海参加培训班,以加深对资本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结构调整的理解。"错过了阿里巴巴,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公司。我非常感谢熊总,第一,他改变了我的投资理念,第二,他给我挖出了这么好的印钞机。金融改革一定会释放红利,希望更多的投资者能分享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资本盛宴。"胡先生说。
还有一位投资者朱先生,他不仅认同熊志文的投资理念,甚至已成为熊志文的忠诚粉丝。2012年6月时,朱先生的账户资产从1100多万亏得只剩下380多万,一度对证券投资失去信心,打算退出市场。通过银行理财经理认识熊志文后,理解了战略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在他及投顾团队的指导下,2年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资产从380万增长到近3000万。朱先生说:"熊总不是一般的专业和敬业,我现在投资股票更看重的不是股票本身,而是熊总本人,因为我相信他。"而放在以前,其账户里堆着的时常是多只舍不得割肉的本地股。
吴先生的故事更是具有传奇色彩。他是某肉类加工上市公司云南总代理,因为熟悉,他只投资该公司股票,但长期收益仍为负值。2012年5月,在理解了熊志文关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投资机会的讲座后,坚定不移地转向创新型企业投资,长期重仓持有该股,并从去年9月16日开始运用融资融券操作,资产从300多万增长到近7000万。"每到市场波动大的时候,我都会到熊总办公室坐坐,听听他的意见,他总是鼓励我,要看清行业大趋势和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做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吴先生说:"当赚到1500万的时候,我召开了一个家族会议,跟所有亲戚们说,你们过去投资盈亏都有过,盈到50万的都很少,1500万更是你们不能想象的事情,就是因为你们不理解价值投资。我要告诉你们,证券市场上,真正的盈利者是价值投资者,在这里我也要告诉所有的人,真正的投资,要从认识企业开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4:59
-
50+科技类ETF排行榜来了!附代码,速收藏
2025-09-15 14:59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