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建筑业衰退不可回避 经济希望在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16-7-22 15:48阅读:476
1、大类资产回报
房价这个刺不破的泡沫,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显得更加坚硬。一线城市房价较之2007年高点又翻番。相声里说,这么多年,只有售楼小姐没有忽悠过我们。但如今,2016年,房地产建筑业的大拐点已经确立了。
投资的信条,我信奉两句话:(1)只有泡沫和崩溃;(2)大类资产的收益率,长期中是平衡的。
而中国房地产似乎违反了这两个信条:(1)只有泡沫,没有崩溃;(2)过去15年严格地优越于其他所有资产类型。
是信条错了?还是房地产的周期没到?
我工作之初,就牢牢地记住了一句话:“要敬畏头顶的星空,恪守内心的道德法则”。
我相信,大类资产回报的法则,必有其规律。房地产的资产价格周期,应该是大致遵循库兹涅茨建筑业周期的,当建筑业达到无以复加的繁荣之后,必然会迎来长期衰退。
我也相信,土地和住宅,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囤积空置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违反经济中的“道德情操”的,少部分人大量囤积并空置房地产的行为,也一定不会长期盛行,房产税作为一种“资源税”,一定会来。
2、库兹涅茨周期
由于我相信库兹涅茨周期,所以,我很关心建筑业的轮回:当社会缺房子的时候,我们要靠房地产泡沫刺激开发商多搞建设;当房子太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泡沫崩溃来阻止房地产建设。那么,每年建设多少房子是多呢?
如果房子的保质期是20年,每年为一个人建1平米的住宅,那么在一个永续期内,人均住宅面积就是20平米。如果房子的保质期是50年,每年为一个人建1平米的住宅,那么在一个永续期内,人均住宅面积就是50平米。无疑,自2003年之后,新建住宅中,砖混结构的寿命,应该不低于50年;钢混结构的寿命,应该大于80年。也有人说,中国城市规划经常变,刚建了就要拆。这纯粹是主观臆断,以偏概全。我还没听说过2003年之后建设的住宅小区被整体拆迁的。“楼倒倒”也仅仅是小概率事件。
一个社会,每年为每个社会成员建设多少房子是合适的呢?过去100年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大致是1平米左右,这也与城市化率及建筑质量有关。我国大概在2007-2008年的时候达到了这一建筑施工水平。
2008年之后,国际需求萎缩明显,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发展空间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此时,社会资源集中地涌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建设。到2014年,中国年度住宅竣工已经达到28.63亿平米,2015年为28.4亿平米,人均超过2平米如果按照这个量,保持不增长,住宅寿命按70年计算,中国长期人均住宅也将达到140平米,三口之间的住宅面积将达到420平米。
这显然是疯了。三口之家,100平米我也就满足了,奢侈点的150平米就足够了,怎么会需要420平米呢?即便美国,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天量。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目前的建筑量太大了。换句话说,目前已经处于库兹涅茨周期的极限顶部,将来迎来长期衰退。
3、未来5年住房建筑业萎缩超50%,经济或负增长
房子和面包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今天面包吃多了,明天还是要吃的,不然明天会饿;如果有人房子买多了,恐怕10年不买房也是可以的,而所谓的刚需,也会无限延期。
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建筑业繁荣。根据建筑业统计的数据,2014年中国建筑(601668)业住宅竣工28.63亿平米,远远大于城市房地产业统计的8.09亿平米的住宅;所有房屋竣工42.34亿平米,远远大于房地产所有房屋10.75亿平米的竣工量;从房屋施工总量来看,房地产业统计的2015年施工总量为73.57亿平米;建筑业为124.3亿平米。同时,建筑业从业人数约4000万人。如果建筑业大衰退,失业问题将十分严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