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条款频被滥用
发布时间:2014-8-13 17:22阅读:728
免责条款频被滥用
说起霸王条款,很多消费者都有亲身经历。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哪些霸王条款最为常见呢?记者调查发现,在银行、电信、汽车等行业,霸王条款最为普遍。
在诸多霸王条款中,最常见的就是滥用免责条款。有律师表示,多数“网络银行服务协议”都有不可抗力条款,即约定在遇到不可抗力时,银行如果没有执行客户的指令,可以不承担责任。但是,对于什么是不可抗力,银行却没有任何说明。此外,电信运营商在推出对网络进行扩容、调速、软件升级等措施时,对由此可能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互联网业务而造成的损失,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些都是典型的霸王条款。
多数银行规定,凡是凭用户名、密码发生的资金转移都被认为是储户行为。这意味着,无论银行是否有过失行为,责任都需要由消费者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一种普遍存在于电信、汽车行业的霸王条款,是强搭硬售。几乎所有的运营商合约手机中,都被强制安装了不可卸载的非必需应用软件。在电信运营商的促销活动中,往往最后一条加上“本活动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这也是典型的霸王条款。
再就是强加“不平等条约”。有些银行向贷款企业提出不合理要求,例如搭售理财产品、保险、信用卡,或是摊派承兑汇票业务、要求配比存款等形式的贷款搭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