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喜欢哪类并购标的 TMT行业创业风向已变
发布时间:2016-6-26 19:20阅读:589
对于创业公司及其投资人而言,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并购无疑是最好的一种退出方式。连续两周,证监会持续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相关管理办法规定。作为A股并购市场最为火热的TMT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在近期举行的“申万宏源•2016 TMT资本峰会”上,业内人士从并购新政、项目选择、创业方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监管新政对类借壳的项目冲击较大
据申万宏源TMT组统计,2015年整个A股市场并购标的属于TMT行业公司的占比为49.7%。而今年前半年已经达到了去年的四分之三左右。
在6月1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对认定是否为借壳的规定中,在原来控制权的变动和总资产交易额的100%构成借壳的两项指标基础上,又加了四项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资产、净利润和股本指标。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副总经理秦明正表示,现在的借壳上市管理思路就是IPO标准,把之前的漏洞都堵住了。
秦明正说,很多企业为什么不做IPO而选择借壳,一方面是因为排队企业多,等不起。另一方面,就卡在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上面。
在此情景下,华兴资本董事、A股并购业务负责人毕晟认为对类借壳的项目冲击较大。“由于本身不符合IPO条件,尤其是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刚到拐点,三年盈利不满足,或者从海外回来,海外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摊薄比较厉害,控制人有变化。他们过去通过类借壳和规避借壳的方式做创新方案,最后实现一个实质借壳的目的,又不触发借壳。在新的监管环境下由于资产量的指标,我们做借壳轻易不会放弃控制权,所以第一条红线过了以后,想通过规避收购的资产量做创新已经没有路径可走了。”
上市公司青睐并购标的具有五特征
毕晟表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比较喜欢、比较适合并购的公司具有五个特点:一是能盈利、能做盈利承诺;二是二级市场估值要高;三是具有合规性;四是固定合适的规模;最后是增长性,因为上市公司没有人购买衰退期的资产,还是要有增长。
在TMT行业,很多企业在考虑并购和引入上市公司投资的时候,阶段还是在相对早的时间,比方说初创期、成长前期,但这个阶段因为本身规模的限制导致作价出不来,或者达不到理想的出价。毕晟认为,相对来讲成熟前期的企业和成长后期的企业比较适合作为被并购的标的,这些企业的作价才相对合理,因为变现已经出来了,业绩承诺也能足够支撑他要求的作价,可能上市公司跟这些标的真正的全面收购的合作。
大部分TMT投资人聚焦两端
之前几年,互联网创新经历了电子行业、传媒行业、软件行业螺旋发展的过程。数据显示,2013年,一个互联网用户平均获取成本不到10元,而现在互联网端金融用户的获取成本超过260元。
易选股创始人、键桥通讯执行董事易欢欢认为,这意味着整个互联网的生态陷入一个很难出现大规模新创新的阶段。同时,从项目投资额来看,目前一个天使项目启动需要的资金大约在3000~5000万,比之前高出2~3倍,风险大幅度提高。
从近期案例来看,大部分投资人聚焦两端:一端是初期的凭专业能力,找真正新的公司做投资。另一个是投后端,陆金所、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乐视完成了相对来讲较大的投资。
易欢欢认为,TMT市场未来可以关注场景化、数据化以及找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三方面。他建议,重点关注从大数据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围绕着产业链上下游周边的。对于眼下火热的VR和AR,一定要关注产业链里面的关键环节:内容产生、GPU(图形处理器)和新金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