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由降转升的关键时点
发布时间:2016-6-18 23:15阅读:620
6月16日韩会师在公众号“会师话市”撰写文章《韩会师:读懂起伏不定的外汇储备》,文章指出,以美元计价,5月外汇储备下滑279亿美元,3、4两月连续攀升的势头中止,但数字上的悲观是否值得担忧?2014年以来,尽管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大幅萎缩,但其仍然具备足够的韧性确保我国国际收支安全。
韩会师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汇率波动很容易导致储备估值出现较大波动,因此必须将估值因素剔除,才能了解资本外流对外汇储备的真实影响。
将视线放长,我国外汇储备存量资产的实际萎缩速度已经连续数月快速下降。今年1至4月,外汇储备月度波动分别为-995、-286、103和71亿美元,扣除价值重估影响,储备存量资产的实际下滑幅度分别为916、369、246和76亿美元,外储下滑减速趋势非常明显。
2014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峰值3.9932万亿美元,受资本持续外流影响,至今年5月累计下滑8015亿美元,但累计耗时长达23个月。此外,2014年年7月至今年5月底,若扣欧元、日元和英镑等除非美元储备资产价值重估损失,外汇储备的实际下滑幅度可能仅有6000亿美元左右。但资本外流本身就会降低未来的资本外流潜力,随着我国资本外流高峰期的过去,只要控制好贬值预期,未来两年绝不可能再次遭遇另一个6000亿美元的储备存量资产下滑压力。
文章指出,我国的资本外流压力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国际投机资本,以套利热钱为典型代表;二是国际长期投资,以FDI为典型代表;三是本国民众的外币资产配置要求。
韩会师指出,外汇储备类似一个蓄水池,结汇是进水口,购汇则是出水口。资本外流压力降低意味着出水口已经收紧,目前国内结售汇市场逆差压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外汇储备持续下滑的主因已经转变为企业较低的结汇意愿,即进水口不甚通畅。由于在实需原则约束下,购汇很难持续扩张,除了偿还外债等原因之外,企业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囤积外汇是重要原因。
由于人民币利率较高,企业持汇时间越长意味着其财务成本越高。如果人民币未能出现趋势性贬值,企业的持汇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从中长期看,我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顺差可以为抵御资本外流提供重要屏障,只需逐渐打消企业对人民币的单边贬值预期,将企业囤积的外汇收入逐步释放出来,就可以进一步对冲资本外流压力,同时持续缓解外汇储备的下滑压力。
诸多证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仍有很强的韧性,2016年很可能成为外汇储备由降转升的关键时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18 18:07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8 18:07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8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