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一周年:不应忘记的四条救市教训
发布时间:2016-6-18 19:03阅读:412
6月15日是一个需要中国股市铭记的日子。一年前的这一天,它不仅结束了一轮疯牛行情,同时也开启了一轮股市暴跌之旅。上证指数从前一个交易日的最高点5178.19点,一直下跌到今年1月27日的2638.30点,暴跌了2539.89点,跌幅高达49.05%。而今天正好是“6.1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又让投资者隐隐作痛。
回顾过去的这一年,股市暴跌行情带给投资者的伤害是巨大的。用数字说话,在过去的一年里,A股股票市值蒸发了约24万亿元,持仓投资者的人均损失接近47万元。而用事实说话,面对暴跌中的“千股跌停”,投资者割肉出局的机会都没有,投资者只能眼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以每天10%的速度消失,而配资、融资炒股的投资者更是眼看着自己的帐户被暴仓。恐惧在投资者中间传递着,投资者甚至都有“心死”的感觉。所谓“哀大莫过于心死”,说的就是投资者当时的心情。
证监会与高层也尽力了。不仅叫停的新股发行,叫停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而且还调动了万亿计的资金,真金白银地救市。但救市的整体效果却并不佳,除了防范住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未能发生外,就股市指数而论,伴随着救市的过程,股市指数却在节节走低。可以说,救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的指数甚至仍然还在2850点这个前期的救市底部运行,市场仍然萎靡不振。救市为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个人以为,有四条教训是值得铭记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