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中国央行会突然扔出这个“核武器”吗?
发布时间:2016-6-17 17:47阅读:448
央行的一个举动,让市场生出了新的非分之想:会降息吗?
昨天,央行的一个举动,让市场生出了新的非分之想:会降息吗?
据报道,在昨天的3个月“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中,中标利率为2.75%,而上次是3.2%。
利率下降了45个基点!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央行即将降息?
所谓“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就是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把国库现金存放到商业银行收取存款利息,相当于央行给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跟MLF(中期借贷便利)其实差不多。
有学者称,这不意味着央行即将降息。原因很简单,此次招标的存款数量达到800亿元,在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是很积极,所以招标利率就自然走低了。也就是说,这种“降息”是市场资金充裕造成的,而不是央行定价就比较低。所以,不应该理解成央行即将降息。
但毋庸讳言,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向市场中撒钱,当然知道结果是什么(利率走低)。所以,市场真实利率走低,就是央行想要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5月份经济数据有再度回落的趋势,尤其是房地产数据见顶迹象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微刺激还是要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会不会在下半年重启降息?
其实关键看经济怎样走。随着5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到2%,央行降息的国内条件具备了。如果英国退欧成功,则美元年内都很难加息,这时候降息的外部条件也就具备了。如果经济增长再次显著回落,那么降准、降息都有可能。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将主要靠“大基建+PPP”来维持,实际效果如何,尚未可知。但5月9日“权威人士”的表态言犹在耳,所以短期内恐怕不会降准和降息。
其实除了“降准”、“降息”这种强刺激手段外,央行还有很多工具可用,比如刚刚提到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还有PSL、MLF、逆回购,以及购买国债等等。这些工具都可以起到“放水”和“降息”的类似作用。
但不管怎么说,昨天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利率走低,对于股市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本文作者:刘晓博,财经传媒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