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秋:进一步完善A股规则方有望纳入MSCI
发布时间:2016-6-16 17:08阅读:666
北京时间15日MSCI Inc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笔者认为,从此前市场透露的蛛丝马迹来看,这并不令人意外。
A股被拒绝纳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在现行规定下,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此项限制对投资者需要兑付客户资金赎回时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障碍。二是沪深交易所停牌新规刚刚实施,还需观察股票停牌数量能否在新规执行之后有显著减少。三是内地交易所针对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也有待解除。
笔者认为,如果A股市场真把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当回事,那么就应成立一个由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外汇管理局等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来综合考量和审慎评估相关对策。比如,对QFII每月资本赎回额度的规定,这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管辖的事情,证监会不能越俎代庖;当然,外汇局也不能单纯为了纳入MSCI,就一口全盘答应满足MSCI的要求,这个需要适应当前外汇监管能力,需要从维护国民经济和金融稳定大局的高度,来慎重决策和考量。
真正应该能够较快解决的事情,应是沪深交易所停牌制度,在笔者看来,这个事情到目前也没有彻底解决好。比如前段沪深交易所同时对外发布上市公司停复牌新规,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月;停牌后连续筹划重组的,停牌不超过5个月;筹划非公开发行的,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只是如此规定的停牌时间仍然过长,且这些都只是“原则”、特殊情况下仍然可以延续复牌。比如万科原定于6月18日之前复牌,但据报道,万科预计6月18日之前提交重组预案,深交所最长需要10个工作日审核预案,以此推算,万科最晚会在7月初复牌。可以说,目前重大重组停牌制度依然没有根本性变革,只要上市公司提出继续停牌申请,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延期复牌。
正如MSCI所指出的,A股市场上市公司停复牌问题,不仅在新兴市场、甚至在MSCI所覆盖的所有市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笔者认为,停复牌问题可以说明A股市场很多规则还不健全、另外即使有规则也缺乏刚性,最终导致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权力过大。上市公司可以很自由地通过重大重组将垃圾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可以随便跨界并购,市场主体为所欲为,可以胡来随便玩,导致市场规则被扭曲,等于没有规则。
要推动A股市场纳入MSCI,不仅要在上市公司停复牌制度上制订刚性规则、并严格执行,而且从总体上完善整个A股市场制度,要限制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的为所欲为行为,只有打造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股市、才可能为国际投资者所接受。
在此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应严格惩治庄家的市场操纵行为,因为这个也是与国际标准、成熟市场格格不入的现象。当前的A股市场总体低迷,多数股票成交萎缩,然而在此情况下,仍然有一些强势庄家股群体独自疯狂上涨、换手巨大,这可能在孕育新的市场风险源,要么随着今后筹码的分散,由散户来分担其股价泡沫破裂风险,要么庄家难以出逃、资金链断链,制造类似德隆式的崩盘现象,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什么好事。
监管层对操纵者手下留情,或是认为市场低迷,让资金炒作有利于活跃市场气氛,可以制造部分盈利效应,但这犹如自己割肉自己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由于庄家对市场弱势群体的洗劫,导致市场进一步失血,对此必须大张旗鼓严厉惩治。
此外,A股市场还受到过多的政府干预,今后应进一步改进,政府托市应该逐渐退出或减弱。股市稳定的根基,在于股票估值合理、在于投资价值凸显,股市稳定不能寄望于国家托市,也不能寄望于纳入MSCI引入境外投资者,更不能寄望于留住股民在股市投机。股票没有投资价值,非得维持高估值,那么就只能由众多股民来承担这些泡沫风险、或者国家救市变相由全体国人来承担这些风险。IPO源源不断、巨量低成本的原始股不断产生,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巨量注水资产业混入股市,这些主体都是A股市场潜在的巨型抽水机,就算国家投入再多的资金救市、就算新股民韭菜一茬茬长出来,终究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只要A股市场规则完善了、上市公司运作规范丰厚回报投资者了,是否纳入MSCI根本就无所谓,让境外投资者进来是让它享受内地上市公司的发展成果;反之,市场游戏规则不完善,屡屡危害散户利益,国际投资者对这样的股市自然也会敬而远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好怎么能跟您进一步沟通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