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信贷略冲 社融略紧 银行价值不改
发布时间:2016-6-16 16:58阅读:771
新增信贷略超预期,但新增社融规模趋紧
我们在6月初前瞻报告《5月信贷投放稳健,银行股催化因素多》中预测5月新增信贷约8000-9000亿元,实际值为9855亿元,略超预期;新增社融规模实际值为6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798亿元。社融规模增量小于人民币新增贷款,主要是受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和企业债券净融资的拖累。
居民住房贷款成为新增信贷增长核心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人民币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住户中长期贷款,5月增加5759亿元。原因是3-4月房地产成交继续活跃,处于资产荒的银行业加大了对相对高收益的住房按揭贷款的投放力度。贷款审批的滞后效应导致5月份才在住户中长期贷款科目有所反映。但随着多个城市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落地,预计未来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将承受一定的压力。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825亿元,原因是二季度贷款项目进入投放期。票据融资增加1564亿元,主要是季节性增长。外币贷款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当月减少181亿美元。
票据治理和债券违约引发社融结构变化
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066亿元,同比少增6027亿元。减少的原因有两方面:1.
4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126号文,对新开银承汇票的审核标准大幅提高,加大了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以往通过虚开汇票进行资金套利的影子银行活动受到较大的冲击。2.票据交易所正在积极筹备中。目前票据市场中纸票仍占到约80%,交易所成立后将削弱纸票的流动性。市场对开立纸票的积极性减弱,一定程度上打压总体开票量的增长。企业债券净融资减少397亿元,同比少增210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额减少,主要是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对债市流动性造成冲击,低信用资质发行人融资难度加大。发行量减少,遇上债券的集中偿还期,导致债券净融资额下滑。
M1与M2的剪刀差扩大,建议加配金融蓝筹
5月末,M2余额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1.0个百分点。M1余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月末高0.8个百分点。M1与M2的增速差额为11.9个百分点,较上月增加1.8个百分点,反映货币活期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我们一直强调近期流动性还是以稳健为主基调,降息降准的概率很小。流动性稳健加上对影子银行的整治,炒作型小票的估值会遭到较大冲击,建议继续加配大金融蓝筹股。
MSCI婉拒A股,不改银行股投资价值
MSCI今晨宣布暂不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我们认为虽然A股冲关MSCI再次失败,但是并不改变整体纳入趋势,且若政策节奏加快,提前纳入可期。此次婉拒也说明A股市场化建设仍有提高空间,不断促进A股市场向更加开放和市场化方向发展。该结果也不改变中国金融改革方向,近期民营银行“成立潮”显现,千亿养老金即将入市,资本拥抱大金融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而银行股作为真价值的代表必将受益。今年以来银行股的上涨以及长线资金的流入,央企、地方金控及民营资本积极布局银行板块,彰显稳健价值。
把握真成长真价值的银行股
国内外博弈的关键时期,流动性将继续维持稳健,应该在反弹中把握真成长和真价值的银行股。重点推荐宁波银行(002142)(混改标兵,大零售战略)、民生银行(600016)(民营标杆,信用卡分拆)、华夏银行(600015)(混改标杆、事业部改革)、光大银行(601818)(金控潜力股、理财子公司)、招商银行(600036)(一体两翼、轻型银行战略)。
风险提示:行业业绩增长低于预期,不良风险暴露超预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