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消息:五个信号告诉你牛市还在
发布时间:2016-6-4 18:29阅读:393
杠杆牛强震后市场信心修复需要时间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过去两周的时间,我们经历了准金融危机,虽然市场的短期风险得到充分释放,但由此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尤其是带杠杆的牛市震荡,当然市场余震仍会不断,强震后的重建并非一日之功。市场重建需要至少2~3个月时间来恢复。参考历史上的大幅回撤,如2007年“5.30”之后市场消化了两个月之后恢复上涨;1996年12道金牌后市场消化两个月;台湾1988年资本利得税冲击之后市场消化了4个月后恢复上涨。此轮主板回撤20%,创业板回撤30%,这种幅度的回撤,市场信心的修复一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考虑到目前市场的大幅下跌、监管层稳定市场的可能手段以及投资者考虑安全边际,低估值蓝筹例如金融、房地产、运输等短期具备机会。当然,目前市场没有进入全面防御的阶段,但我们也将密切观察,后续一旦出现下面几种情形,我们将改变判断:一是经济失速,目前房地产回升的趋势没能延续,重新回归到通缩担忧阶段;二是供给冲击加大,例如IPO加速,国有股减持加速等;三是货币政策收紧,经济出现显著回升,通胀抬头,货币政策收紧。目前来看,产生类似利空风险的概率较低,观察时间点更多在2016年。
牛市大逻辑没有改变市场有望企稳反弹
广发基金表示,牛市大逻辑没有改变,市场有望企稳反弹。供给改革下GDP回落是牛市。简政放权、放松政府管制,鼓励和激发市场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减税、营改增等具有鲜明供给改革的措施没有变。去产能化是牛市。市场预期产能出清,供给收缩,上市公司盈力预期改善,进而提前买入周期性股票;同期,新兴行业转型加速,并得到市场认可。利率市场化末端是牛市。我国现在存款利率上限已提高到1.5倍,但商业银行并没有上浮,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接近尾声,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即将完成。此外,大类资产向权益类倾斜,无风险利率下行等牛市条件仍存在。
从近期市场来看,6月30日市场大幅反弹,7月1日大幅震荡回落,完全符合短期波动性原则,即前一交易日抄底资金获利兑现而出现卖方的负反馈。近期市场调整是几个原因的叠加共振:一是获利盘兑现压力很大。二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此消彼长。三是市场误认为货币政策转紧。四是高杠杆配资盘下跌加大了指数波动区间。值得注意的是,7月1日上证综指缩量下跌,创业板放量下跌,未来可能出现两个板块的缩量,短期市场向下的可能性非常小,市场有望企稳反弹。
坚定看好以蓝筹为代表的中国股市
长盛基金表示,A股市场在多空博弈下,产生越来越多的分歧声音。特别是大盘短期反攻未果的背景下,不断有空方观点不断渗透,市场情绪近日也出现较大波动。长盛基金认为,之前市场在获利回吐、配资强平等事件的影响下,确实存在一定风险;而当市场逐步调整到位,政策底线逐步清晰的背景下,基于对未来的审慎研判,坚定看好未来以蓝筹股为代表的中国股市。
短期市场的调整让投资人沉浸于技术研判和恐慌的情绪中,而忽视了本轮市场的初心。本轮牛市的基础在于改革红利的释放;资本市场发挥效能;居民大类资产配置的转移。纵观牛市的基础并未发生任何转变,相反,国企改革接踵落地、亚投行协议签订、降息降准逐步宽松,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政府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长盛基金认为,短期市场的调整不会影响牛市格局方向,特别是在国家划时代的变革背景下,资本市场会更加的健康有效。在这样的趋势下,以金融为代表的蓝筹股,是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因此坚定看好未来市场的发展。
三季度市场或将继续震荡上行
中邮基金表示,近期市场大幅震荡,面对多空分歧加剧的市场,拟任基金经理许忠海表示,市场震荡不改牛市逻辑,三季度市场或将继续震荡上行。牛市的发展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中,新兴经济的市场潜力巨大。下半年,医疗、环保、互联网等新兴经济领域,尤其是中报绩优股将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对于近期市场的大幅回调和震荡行情,许忠海判断,目前判断“牛熊”尚言之过早,市场仍旧在牛市中。许忠海分析,本轮牛市的三大逻辑:流动性宽松、改革预期和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向权益类市场转移的趋势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两融降杠杆、IPO导致流动性结构性紧缩等短期影响因素无法改变牛市长期逻辑。由于市场前期的超跌行情,短期内市场将会产生反弹和震荡,但两融降杠杆并不可能一蹴而就,预计三季度市场趋势确定后,市场或将迎来反复震荡上行的走势。
许忠海称,“这轮牛市不会轻易结束,简单地与2008年的走势类比是不适宜的,2008年政府对股市持控制的态度,而本轮牛市一直得到政府的呵护和支持,这也是很多机构看好本轮‘改革牛’的重要原因。”
政策面释放非常积极信号大趋势没有改变
汇添富基金表示,近期市场大幅调整,多次出现单日跌幅巨大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前期市场上涨速度过快,有估值回归的需求;二是杠杆资金具有助涨助跌的性质,在允许融资的情况下,涨跌幅波动会加大,这也是中国股市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情况;三是市场的交易股指下滑时,市场出现非理性恐慌式交易,导致股指的进一步下滑。
目前市场显示出非理性的特征,市场里各种信息泛滥,难辨真伪,混淆视听,我们认为:一方面,政策层面已经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人民银行6月27日同时降息降准,养老金入市具体实施方案在逐步落实中,证监会多次发言重述澄清监管政策,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策。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层面,房地产市场转暖,创业板和小微企业在经济层面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因素。资本市场国际化、多元化的改革步伐加快,包括扩大QFII额度,中港基金互认,注册制的推进,新三板的推出和改进,战略新兴板的筹备。
大趋势没有改变。相信市场在经历一次调整后,大趋势进一步受益于中国的深改革、大发展的趋势不变。不少优质的行业和个股的中长期价值将逐步显现,未来是抓住市场错杀机会、精选个股、寻找结构性机会的好阶段。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