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线:应该学习巴菲特还是索罗斯
发布时间:2016-6-2 14:46阅读:489
今天看到了一篇好文跟大家分享,在股票投资市场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巴菲特,金融期货外汇市场也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师索罗斯。两个大佬在金融市场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高举价值投资大旗,一个运用趋势投资方法。那到底哪个更适合我们呢?
股神巴菲特教导我们,应该在股价低估的时候买入,高位的时候卖出。但是问题来了,假设一只股票的价值是10块钱,我应该在8元买,还是5元买,同样的,我应该在12卖出,还是15卖出?针对这种“低估多少才能买入,高估多少才应该卖出”的问题,巴菲特没有给出明确解释,作为一向思考简单的我更喜欢索罗斯的理论。
投资大师索罗斯的核心理论是:资本市场在某些条件下,价格是会大幅偏离价值的。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大家应该忘掉价值,跟随趋势。举个例子。上证指数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突破3000点的时候,私募教父赵丹阳先生在给投资者的信中提到:A股已经整体高估,由于找不到价格合理的股票,因此决定把旗下私募基金清盘。赵老师关于估值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大盘在2008年跌破2000点。但是他的做法却远不是最优的,因为在暴跌前,大盘曾经突破6000点,赵老师整整踏空了1倍。如果换成索罗斯,他的行为会跟赵老师完全不一样。他会在发现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时分析市场持续上涨的逻辑,如果发现这个逻辑会导致市场自我加强(即股价越高,上涨的理由越充分),他就会跟着上升趋势继续持有股票,直到市场拐点的出现。
拿国内股票市场来说,A股的投资者中,散户占了绝大多数(接近70%),也就是说散户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股的走势。很多时候,大部分散户买入股票的理由不是股价低估,而是财富效应(说白了就是“隔壁老王炒股挣钱了”)。股价的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散户买入股票,而更多的散户买入股票会进一步推高股价,带来更多的财富效应,如此循环,制造出一个最典型的“股价越高,上涨的理由越充分”的循环。事实上,A股历史上每一轮牛市的下半场背后的上涨逻辑都是这个。
学习过股神巴菲特,也实战练习过,但是老人家气定神闲的姿态实在学不来,做过的股票上百只没有一只持有超过3年,做过的股票也不乏10倍以上的大牛股,但都没得享受到那么多的红利,多数时候都是草草离场了,倒是投资大师索罗斯的核心理论让我更有了方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