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证伪是当下A股最大的风险
发布时间:2016-5-30 14:22阅读:376
受益于上周末证监会调整券商的风控指标,本周第一个交易日(4.11)沪指上涨1.46%,重新站上3000点,4月12日沪指微跌,但全天没有跌破3000点关口。而3月以来,沪指上涨15%,创业板指上涨了21%,虽然近期行情呈现拉锯式震荡,指数客观上讲有恐高之虞,但从市场情绪来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前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如果说前期投资者普遍的心态是谨慎参与,走一步看一步,那么当下,认为后市突破的乐观派可能更多一些。
应该说,在货币宽松的基础上,本轮上涨之所以持续性较强,增量资金、长线资金的入市是直接推动因素,而政策和基本面的多重利好叠加则是其背后的主要逻辑。后市行情的走势,取决于市场对于经济回暖的预期是被证伪还是被证实。
从政策面来看,政策利好是本轮上涨的催化剂。我们看到,在估值偏高的情况下,一向弹性较大的创业板在本轮上涨中依然表现最佳。与此直接相关的是此前监管层对IPO改革的谨慎表述,而从当下的IPO实际增量来看,德勤公布的一季度A股IPO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一季度,A股的IPO数量和融资规模都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的新低。所以说,IPO的政策取向,无论是在提振市场信心方面,还是在减少IPO给市场带来的实际冲击方面,短期内都对市场构成了较大的利好。
在利好政策的烘托下,增量资金的入市,尤其是长线资金的入市,是本轮上涨的直接推动力。前期的市场下跌两次触及2638点一线,第二次的触底,虽然从点位上看没有突破前期低点,但实质上讲与击穿无异。之所以能够反转,是由增量资金直接推动的。这部分资金以长线资金为主,大致来讲,既包括增持的产业资本、梧桐树平台资金、保险、券商、私募等机构的资金,也包括持续流入的沪港通和各类海外抄底资金。
不过,沪指从阶段性底部的2638到今天的3000点上下,由于估值的明显抬高,已经有些恐高了,创业板市场就更是如此,因此,决定后市走向的,一定是经济的表现是否符合预期。近期任泽平空翻多,提出“春季攻势”、A股还有20%上涨空间的观点,首要的逻辑就是“经济小周期回升”。这种经济回升应该有一定的持续性,对于A股来讲,这一回升周期是一个宝贵时间窗口。
个人来讲,我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新动能,而对于中国乃至日韩这种投资拉动型的国家来讲,投资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只不过,我们当下可能需要新的投资模式。在日韩,主导投资的是私人家族和财阀,而在中国,在当下,可以担此任务的可能是央企。相比一般性的国有企业,我国央企的运营规范度较高,而相比民营企业,央企的资金使用成本更低,享有同业拆借等便利。央企集合了双重优势,在此基础上,央企可以参与或主导项目的开发,而将运营方面的业务交给效率更高的私营部门,依靠这种资源整合来优化配置,能够有效释放一定的投资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经济的前景在未来5-10年内仍然有望乐观。
如A股一样,虽然前景乐观,但中国经济的最终回升可能需要反复的筑底。就当下来讲,经济的小周期回升并不代表可以持续全年,短期内的经济如何波动更可能是由政策发力的效果决定的,因此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波动,可能正是影响A股中线走向的主要动因。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市场监管的持续高压,A股市场的稳定性正在加强。因此,不管经济走向如何,A股市场本身的走势可能更加健康。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降息是否会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