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为什么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要设立这个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2016-5-25 09:30阅读:459
尊敬的洪洋书记、建华院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非常高兴又回到母校,受谭慧老师和建华院长、以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各位理事的委托,来给大家组织这么一个讲座。为什么我们要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这个大旗下,设立这样一个系列讲座?我尝试谈一点个人的理解。
从经济金融思想演变的历史看,每一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金融的大动荡,往往就酝酿着经济金融理论的大变革,酝酿着对新的理论、人才、政策框架体系的新需求。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全球战火纷飞、中国内战不已的动荡环境下,张培刚先生在哈佛求学期间,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判断,战争动荡一旦结束,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就会走向探索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所以他超前性地、开拓性地进行了关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系统研究,奠定了战后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发展经济学的基石。
这些年,从全球金融市场看,一直到现在,全球市场依然非常动荡。而中国的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入到转型升级压力迅速上升的新常态,同样也面临很多需要克服的新挑战、新课题。所以我们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和经济学院的领导、湖北省银行业协会共同推动下,我们也试图秉持张培刚老师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洞察力和大智慧,并把它放到当下的经济金融情境下,组织金融市场不同领域的优秀专业人士,与同学们一道,开始尝试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行总结、反思、提炼,包括理论、政策、市场所面临的新挑战。这也是我们受经济学院领导委托做这个事情的一个出发点。
从我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我自己在校园里学习的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参与大量的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让自己得益非常多。我们当时在校读书期间,因为张培刚先生在我们华科,因为他的巨大的专业影响力,每个学期都有大量的国内外知名学者过来拜访,张老就会利用这个机会,安排我们跟他们交流,座谈。那个时候,建华院长跟我都是同学,一起有幸参与这些学习。等我们毕业后出去工作的时候,我们才深切的体会到这种跟前沿的、一线的优秀的学者专家交流,对我们专业素质的提升、视野的开拓、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武汉这个地方,不至于不了解国际国内的大趋势和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可能在中国不是最发达的城市,也能在专业研究上,能接触前沿。
从经济金融学科的学习来说,在目前这样一个面临许多新课题的环境下,研究视野的拓展、对前沿动态的了解、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就自然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个人认为张老的过世,对华中科大经济学科等方面的损失我们先不去评价,但对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最大的损失之一就是,如果我们不主动跟进的话,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一流的经济金融学科的学者和机构会主动想起来到我们这个学院来,我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以为可以唾手可得的信息渠道、专业研究资源、接触的专业渠道,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必然应该得到的。基于这种考虑,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的旗帜下,我们从金融学科开始起步,立足于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把金融业界、金融政策界、金融理论界的专家邀请到我们的讲坛上来,把张老原来提供给在校师生的接触各个领域前沿专家的机会尽可能延续下去,这个如果可以持续坚持下去,我个人觉得得益最多的是在校的学生。这是第二个方面的考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算在2025年做基金定投,哪些债券基金值得选?
2025-04-17 16:58
-
如何查看支付宝上最新的债券基金收益排行?
2025-04-17 16:58
-
支付宝里怎么查七日年化收益最高的债基?
2025-04-17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