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私人银行发展领先金融创新进程
发布时间:2016-5-24 11:56阅读:388
第一,私人银行业务和传统的银行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私人银行服务的对象是人,以客户为中心;而传统的银行业务主要是以物为服务对象的。
我以前在商业银行工作时,经常被人问到有关如何安排“接班”的问题,刚刚王菁博士回答得非常好。比如,一个企业家在东莞有一家工厂,但他的第二代对生产皮具毫无兴趣。后来父子俩吵架吵到什么程度呢?据说父亲住九龙去了,孩子住在港岛。这形象地说明了私人银行所开展的业务和传统银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的差别。
差别具体在何处呢?一言以蔽之,私人银行服务的对象是人,强调以客户为中心;而传统的银行业务基本是以物为服务对象的。例如,全方位动态评估客户资产状况与向客户销售了多少理财产品,这两者的业态是不一样的。大量的家族信托等资产管理信托机关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介入到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以及代际间的关系。把这些关系梳理清楚之后,再去做资产管理,具体的物的层面的操作就变成从属性的了,因为私人银行的业务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是以人为服务核心,以客户为中心的。
第二,私人银行业务的崛起历程反映了中国金融机构转型的推进进程。
从王菁博士所介绍的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路径来看,如果说经济的转型推动着金融的转型,那么可以说,私人银行业务是金融转型的标志性业务之一。与此类似的还有小微金融业务。中国国内的一些代表性的银行2007年、2008年之后的年报中几乎都开始提及私人银行和小微金融的概念。探究其背后经济方面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金融、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比如直接融资的大力发展、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金融牌照管制的逐步放开、资产管理行业的崛起与对储蓄的替代等等。刚才王菁博士谈到一个她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一家大企业上市导致了她当时所在分支机构的银行利差收入的剧减,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在压缩了银行业一部分传统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收入机会,关键是银行自身的业务转型是否能及时跟进,例如,企业上市后股权的管理和新筹集资金的运用,不同融资渠道之间的相互搭配和协调等等。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历史看,金融脱媒直接推动了以私人银行业务为代表的金融业务的转型和发展,促进了对客户的分层服务和管理,商业银行为了顺应客户特别是一些年轻客户对于网络支付、信用卡支付的高要求,开始关注客户的分层服务,这成为后来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的一个现实原因。
小微金融也同样如此。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小微金融方面做得不错的银行的董事长,为什么他能下那么大的决心要做小微金融?他说,当时他们银行的一位特大客户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要调走一大笔资金,给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最后,他只能向当地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寻求援助才得以顺利度过流动性压力。经过这件事情,他深深感到了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尽快开拓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业务的必要性和其所具有的战略意义。这背后所体现的,就是金中国的融结构变化给银行业务层面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北大汇丰前沿金融讲堂”第二讲的主题,曾经讲到过金融创新。我当时点评时提到过,金融创新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都有不同的表现。金融创新从金融机构层面看,就是金融机构基于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做出的适应性调整。而私人银行业务就是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