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新三板私募持股市值大增1.5倍,市值占比翻倍
发布时间:2016-5-23 12:55阅读:472
尽管市场低迷,但私募基金参与新三板市场的深度正在不断提高。
根据股转系统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机构中,持有新三板挂牌股票的证券账户从2015年底的1774户,增加到2016年一季度末的3909户,增幅120%;持股市值从600亿元增加到1474亿元,增幅146%,占全市场市值的比例从2.44%增加到5.1%。
一位业内人士对读懂君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大量私募基金参与了拟挂牌公司的Pre-A融资,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散户参与新三板定增大量减少。
一方面是私募基金不断涌入新三板投资市场,另一方面是证监会对私募基金业务不设行政许可,不进行牌照管理。
这样,自然就暴露了不少问题。读懂君提醒各位投资者,一定要小心新三板的私募基金陷阱。
这里,读懂君就用股转系统官网发布的《私募基金投资者问答》,来为大家扒一扒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后在购买相关新三板基金产品时也要多长几个心眼。
读懂君先给大家讲个有关不法私募Y的故事。
2015年3月,G证券公司作为托管公司(以下简称“G公司”)与Y投资公司签署“XX对冲基金”托管协议,并向其提供多份盖有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以便在募集资金过程中使用。该“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多为Y公司高管及员工的亲友或熟人。同年6月,2名投资者前往G公司查询基金净值,却被公司负责人告知,合同中约定的托管账户未收到客户认购款。
原来Y公司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基金合同文本中原募资托管账户页替换为Y公司自有银行账户页。显然,投资者在签署合同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并向被篡改后的募资账户打款,钱后来被Y公司用于民间借贷。
最后,由于有关部门的介入,Y公司最终将580万元的投资款全部退还给投资者。
这其中就暴露了一些问题,别急!读懂君帮您做个梳理。
一. 基金财产交由第三方机构托管就真的安全了么?
Y公司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借与国内知名证券公司进行托管合作之机,获得了盖有证券公司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但实际上并未按约定将资产交托管方保管,只是以托管的说法骗取投资者信任。
二. 不要迷信高大上,不懂的不投!
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对冲基金”仍是陌生而神秘的概念。Y公司利用国内投资者对对冲基金缺乏了解的情况,使用看起来“高大上”的“对冲基金”概念“包装”产品,以此迷惑、吸引投资者。
三. 多长个心眼!
由于投资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方往往不在一地,三方签订基金合同的通常做法为:托管方先行将盖有自己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交付私募基金管理人,待募资实现,投资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签章后再返还一份给托管方。
Y公司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惯常做法的漏洞、托管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从托管协议签订到募资成功的时间差,擅自篡改合同内容,与不知情的投资者签署了所谓的“三方协议”,并大胆挪用基金资产。
四.即使是交给别人投资,你也需要认真调查。
在进行私募基金产品购买前,投资者可以通过协会网站查询或询问机构注册地证监局,了解该机构是否已经在协会登记,登记资料是否完整、与工商注册资料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情况、市场口碑以及诚信规范情况。
五.即使犯错了也要及时回头!
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要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09:58
-
国庆中秋节前理财这样操作,躺赚“双重9天利息”!
2025-09-28 09:58
-
中长期利好,港股ETF应该怎么选?一览20+产品排行榜
2025-09-28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