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继续“泼冷水”:现在说外贸拐点“为时过早”
发布时间:2016-5-23 09:27阅读:244
一年多的低迷后,今年3月我国出口实现同比增长18.7%的“逆转”,4月继续保持了4.1%的正增长,而这两月的进口降幅较之前月份也有所收窄。有人认为外贸“寒冬”已过,触底反弹。
但人民日报在对七省市外贸企业调研和思考后却指出,现在说中国外贸拐点还为时过早。
人民日报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不能简单用“触底反弹”来形容外贸。
人民日报用实际案例表明,企业层面的艰难现实并不支持“拐点说”,外需低迷并没有根本改善:
● “订单少,困难多,日子不好过。”北京一家数控机床生产企业负责人张泉告诉本报记者,前几年,做数控机床出口的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错,到2014年基本上1/3亏损、1/3持平、1/3盈利。而去年有1/3的企业停工,盈利的企业越来越少。
●“一季度订单没有明显增加。”重庆一家玩具生产企业老板李梅说,去年以来,她的企业订单波动较大,总体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今年首季,订单额出现10%左右的降幅。
●“成本低不过新兴国家,品牌比不过发达国家,‘三明治’的日子不好熬。”上海一家玩具贸易企业老板郭斌说,以前拿订单就是拼价格,别人十几元、二十几元才 能做的玩具,我们几元钱就能做。现在我们十几元才能做的玩具,东南亚一些国家几元钱就搞定,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些订单“溜掉”。
●外需低迷并没有根本改善。近期商务部对全国3000家外贸企业开展问卷调查,57.7%的企业认为今年出口形势更严峻。
人民日报还指出,国际贸易环境也不容乐观。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外贸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趋紧。一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37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55.6%。
人民日报的调查用事实打消了市场年初以来对于外贸的乐观情绪。这也符合此前权威人士对于中国经济长期L型的判断。
权威人士认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人民日报调查还发现,仍有一些企业通过果断转型,改善供给侧实现了逆势增长。比如开发新技术,探索“私人订制”新模式,或者见缝插针地挖掘新需求,都令一些企业外贸整体寒冬中风景独好。
人民日报最后总结称,对于外贸增速的下降,也没有必要过于焦虑。只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把关注点由“量”转向“质”,推动企业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才有望迎来外贸再次强势回升。
本人身份关系证明:
本人是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员工(工号920)、高级客户经理、高级分析师和开户授权人——胡正文(经理),网上开户编码:02161,详细信息可以登录“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http://www.cfachina.org)”输入我的名字可以查到相关从业信息;或者登陆我公司网站(http://www.ftol.com.cn/main/zjhy/xxpl/cyryxxb/index.shtml),在左侧的“信息披露”——“从业人员信息表”中查询本人从业信息,同时可以在“开户授权人”一栏中查询本人开户授权资格。请大家注意,只有在中国期货业协会网站上能查到姓名和工作单位的,才是正规的,请广大投资者注意!谨防别的非正规人员侵害您的合法权益!!
更多详情请联系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部胡正文经理
咨询电话:18013899938
QQ:1813627901
编码:02161
微信号:18013899938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做外汇与外贸有联系吗?
-
华泰证券开户的佣金是多少?降低佣金的办法有几种?
2025-11-24 09:51
-
证券开户前,强烈建议先看完这篇攻略(特惠佣金)
2025-11-24 09:51
-
不想看书,看综艺照样可以学理财!
2025-11-24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