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为预期降温 期指低位震荡为主
发布时间:2016-5-15 16:02阅读:505
经历5月6日和9日的大跌,IF1605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多日走势纠结,成交清淡。基本面上看,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初步形成统一认识,在多政策监管下,目前震荡的行情或许会在中短期持续。
“权威”降温效果明显
新华社“权威人士”的发文,纠正了此前市场上类似“U型或W型反转”的乐观预测,指出中国经济客观现状,暗示了监管层对大局的判断有所转向,传达出三点信息:一是经济将在合理区间平稳增长,即明确L型的经济预期;二是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更为明显的观点来自于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副总理明确表示4月M2增速放缓,未来将不会实施大规模刺激。监管层的判断为部分乐观的市场预期降温。与此呼应,各部门出台相应措施限制杠杆。中国银监会窗口指导,要求银行暂停新发分级型理财产品,目标直指银行口径杠杆。农产品(000061)期货爆发,郑商所立马发文“降火”,对菜粕品种的特殊法人、资产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子公司三类账户交易手续费不再减收50%,谨防期货类投机。再加上上周对黑色系的管控,整体期货市场一扫月初的强势,目前逐渐走弱,市场降温明显。
金融市场改革着眼长期
对于股票市场,短期内对投资者信心打击较大,上证综指在5月6日和9日两天总共大跌5.53%。缺乏监管层救市的背书,近几日成交地量显示出投资者入市意愿极度低迷。其实从期货市场前期的火爆可以看出市场上并不缺乏资金,但是资金入不入场确是另外一个问题。近两日,有消息称证监会严控定增,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遭遇黑天鹅。此消息波及的范围不只限于A股市场,由于行业特殊性,寒风将至新三板、创投界。这与早前传证监会将严管借壳上市的事件似乎一脉相承,都是延续“权威人士”观点的后手招。一方面明确不会简单地保股市和期市增长,另一方面开始整顿高杠杆和规范市场。矛盾总要化解,问题总要解决,半年来人人都看到问题,如注册制、深港通,可是都掣肘于股市“业绩”没有下手,都是一拖再拖,其实对股市和期市长期发展不利。目前看来监管层已经定调,下定决心拿乱象开刀,是好事,但是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掉头要付出更大代价,加上国有份额在经济中占比减少,改革势必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期待经济触底反弹还是股市直接进入牛市都是不现实的。
技术上或中短期低位震荡
从技术指标上看,短期指标呈空头排列。截止5月12日,上证综指已经击穿前期震荡箱体2905-3097,下方无均线支撑,有继续探底的可能。沪市成交仅有1400亿手,自去年11月初以来处于低位。沪深300指数现货方面估值已经偏低,市盈率11.67,市净率1.35。期货方面,目前主力合约IF1605贴水0.7%,贴水幅度并不深。成交方面,自4月初开始IF合约已开始出现净多持仓。这些数据表明目前点位已处于低位,可能接近底部,长线资金或许已经介入,下行空间已经不多。
监管层已明确信号“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思路,股市和期市依托的宏观面预期将在短期内有所下降,而政策性监管一方面暗示将持续推进“难啃”的改革“骨头”,另一方面又在资金层面限制了过度投机,从而降低了出现人造牛市的可能性。短期内以低位震荡为主,上方空间不必期望过多。持仓方面,我们看到了长线资金介入的迹象,暗示震荡区间底部逐渐明朗。建议在IF1606位于2970到3150之间执行高抛低吸策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