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业绩再现低谷 金融板块如果布局
发布时间:2016-5-10 16:15阅读:455
近日公布的24家上市券商业绩4月财务数据现实,券商整体收入可谓“惨淡”两字了得。环比下滑态势明显,其中东北证券甚至出现月度营业收入为负,且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超过1亿元。
护盘急先锋金融三剑客可谓在2014年至2015风头一时无量,带动人气进入牛市宣泄。曾几何时市场交易位居全球第一,一时间超过美国“华尔街精英”们摘得全球桂冠。而后情转极下带动全球市场回落。半年时间成交量已经逐步恢复上一轮牛市启动前的“冰点”。作为一名券商从业人员感受十分深刻,在牛市时间营业部人声鼎沸最忙的是柜台因为都是开户和资讯人员。但近期的市场低迷表现也使得往日喧嚣的散户交易厅,零零散散型影孤单的几个上年纪的投资者还坚守岗位。对比反差之大也不难接受业绩公告的低迷状态,同时除了传统经济业务的下滑状态。自2014年加速的金融创新新三板上市,也在新三板上市超过7000家后开始放缓。而固定类收益方面,近期的AA级公司债屡屡发生兑付问题,也使得券商相关业务十分谨慎。
一时间券商的业绩多方向都受到了很大压制,反应到收益上出现大幅回落也就不难理解。同时针对2015年蓬勃发展的市场,信心满满的券商实际都在跑马圈地,各类新报备营业部雨后春笋的发展。在传统银行因为互联网银行成本化效率化的挤压下开始收紧传统门市的时间,券商反其道行至加大相关的投资。好比经济见顶中“摩天大楼理论”一样,开工在牛市完工在熊市。
同时券商还有一个致命的内在问题,就是自2015年开始的是否放开券商牌照。作为一个垄断性行业,虽然业绩上都是“靠天吃饭”但好在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若一旦放开牌照,基本上除了已经构建起稳定的自身全牌照金融圈,也就是银行保险信托券商期货5大牌照的公司外,基本上剩下的券商都会面临并购或被并购的一级市场不确定风险。作为长期投资资金来说,不确定就代表风险亏损,只有确认的才是好买卖。
而金融三剑客中其他两大剑客来说,保险团体太小总共大猫小猫两三条,一般只能作为跟班的角色。虽然有国家鼓励参与自主商业保险及扩大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但是在一个金融稳定回报率持续下滑的时点,保险的实际收益能力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爆发。稳定持续增长是否可以弥补20年后开始爆发的,人口集中退休压力还需要跟多的配套金融体系的建立。中期内难以抱有良好的投资意愿。
最后剩下只有银行带头大哥了。那么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中农工建四大行,其中农建两行因为地产的房贷两较大,资产上不是很理想。相比较中行的海外业务较好,如香港代发港币及海外营业网点全面。工行的信用能力较好,和招商银行一起可发行无上限透支信用卡,并且也是全球最大银行之一。四大行作为央行直属承担着兑换外汇及协同银行间业务能力,所以早早的就把表外风险降低下来。作为后期社保,QFII等大型资金入市。其本身的市值承接量优质又有较好的年息分红。特别是以市值来说,券商板块也就顶一个工行。
第二:全国城商行,这个分支就比较细致了。商业性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完备的全牌照加之良好的海外对接业务,当然其中最好是招商,而中信因为去年的“股灾”还在内部整合。其次就是地方性,北京,南京,宁波等。地方城投债债转股的标杆银行,可以说2016年最大的看点债转股就要落眼与其中。剩下还有交通,光大等,虽然有看点但是特点不是很突出需要进一步改革适应就只能排在后面了。
第三:民营银行,在2014年风风火火后,表外资产的问题就很突出并且也有地域局限性。同时2016年加速上市的农商行们其地域资产状态更好,抵消了民营银行的热情。最主要是因为地域性的扩展,网络类公司的实际深入介入如阿里的蚂蚁金服等等,这个才是后期的重点。没有地域限制成本低廉并且有良好的受众群体,在银联的垄断放开后苹果支付等快速渗透,与之相对等的也就是互联网巨头如阿里,京东之流。“不做金融的互联网都是耍流氓”已经成为做大做强互联网零售网的至理名言。所以民营银行的结构上正在重新洗牌,机会就会很多。
以上的几点针对金融三剑客的浅析或许还需要进一步的市场验证,但是究其本质依旧需要以人为本,有需求有市场才能有盈利。作为和生活最为密切的行业,金融业在市场的地位也是定海神针,如何看清楚这颗定海神针的方向,或许我们的投资才能有真正的指路明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东莞证券
老牌国企券商


国金证券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05
-
存款利率连降,银行理财产品还能买吗?该如何选择?
2025-07-28 13:05
-
牛市信号渐显,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稳稳把握机会?
2025-07-28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