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加码生猪养殖,坚定转型食品
发布时间:2016-4-26 11:03阅读:494
从规模到价值:加速向基地+终端模式转型。养殖规模化加速、下游食品安全需求的提升,以及行业价格波动加剧,公司原有“公司+农户”模式在贴近客户需求和对抗经营风险方面遭遇明显不足。以陈春花为核心的新一届管理层,及时应对行业格局变化,谋定后动,调整公司战略方向,从求规模转向求价值。通过匹配产业链环节,并购本香农业、参股美国蓝星、久久丫以及加码生猪养殖,加速“基地+终端”的建设,实现由饲料生产商向食品供应商的转变。
未来三大看点:食品终端发力、猪链打造、全球化布局。新的战略转型安排下,公司将三点发力:1、分割全产业链为农牧与食品两条产业链,以“新希望六和+”模式,向下游食品端延伸,并将自身定位食品产业链的组织者,开放合作,最大限度的利用既有资源。参考国际大农牧企业经验,我们看认为至少有五条逻辑支撑公司的成功转型:公司渠道结构优化,分销能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强;营销和渠道投入大;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丰富的终端品牌。2、打造生猪产业链,公司已有10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随着本香农业的并购以及88亿规划投入的达成,远景预计公司生猪出栏量将达到1000万。公司资金、技术和成本优势是保证这一目标达成的强力保障。我们预计2016年公司将出栏生猪180万头,贡献利润7个亿。3、全球化布局,国际级农牧企业雏形已现。公司已有东南亚产业布局的基础,此次并购蓝星补充了全球性原料采购能力,国际级农牧雏形已经清晰。我们预计未来将继续加大海外布局,3-5年内,海外业务的规模和收入贡献比例有望达到30%。
景气上行,饲料、苗种、食品三项业务共振。行业内生性产能调整,叠加外生性引种闭关的共同影响,导致祖代引种源头大幅收缩,2015年引种量同比下降40%,16年引种量将再降30-50%。据我们此前测算,禽周期在今年一季度重启,周期景气将延续到2017年,供需缺口将达15-20%,鸡苗、鸡肉等价格或创历史记录。我们预期本轮周期高点时,苗种、屠宰两个环节的盈利将突破4元/只,平均利润将达2元/只。饲料业务属于后周期,随着畜禽价格反转,未来1-2年也将景气向上,预计在今年一季度见拐点。2016年公司饲料销量有望增长5-10%,贡献税前利润10个亿。
风险因素:疫病风险;禽产业链复苏低于预期;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维持“买入”评级。畜禽产业链景气上行,苗种、食品业务向上弹性凸显;饲料后周期,景气也将随畜禽景气而提升,销量与吨利润都将恢复增长;同时2016年将迎生猪业务量价齐升,有望大幅贡献盈利。外加公司变革转型,未来禽链猪链并举,国内外联动,且类似并购或将继续,盈利与估值双升,我们维持2015-2017年EPS分别为1.24/1.56/1.75元的盈利预测,给予16年农牧业务20倍估值,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