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在股市稳定赚钱
发布时间:2016-4-1 11:30阅读:584
交易之道,刚者易折。惟有至阴至柔,方可纵横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1、成功,等于小的亏损,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润,多次累积。
做到不出现大亏损很简单,以生存为第一原则,当出现妨碍这一原则的危险时,抛弃其他一切原则。因为,无论你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个100%的优秀业绩,现在只要损失一个100%你就一无所有了。交易之道,守不败之地,攻可赢之敌。100万亏损50%就成了50万,50万增值到100万却要盈利100%才行。
每一次的成功,只会使你迈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败,却会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从帝国大厦的第一层走到顶楼,要一个小时。但是从楼顶纵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楼底。
在交易中,永远有你想不到的事情,会让你发生亏损。需不需要止损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现在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还愿意在此价位买进。答案如果是否定,马上卖出,毫不犹豫。
2、逆势操作是失败的开始。
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
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3、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
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被动持有等待它的底部,这一只在中长期下降趋势里挣扎的股票,任何时候卖出都是对的。哪怕是卖在了最低价上。种观点很危险,因为它可能根本没有底。
4、学会让资金分批入场。
一旦首次入场头寸发生亏损,第一原则就是不能加码。最初的损失往往就是最小的损失,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直接出场。如果行情持续不利于首次进场头寸,就是差劲的交易,不管成本多高,立即认赔。希望在底部或头部一次搞定的人,总会拿到烫手山芋。(这条原则是错误的!关键是作者不明白概率。)
熊市下跌途中,钱多也不能赢。机构常常比散户死的难看。小资金没有战略建仓的必要,不需要为来年未知行情提前做准备。不需要和主力患难到底。
明显下跌趋势中,20-30点的小反弹,根本不值得兴奋和参与。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时什么也不做,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不要担心错失机会,善猎者必善等待。在没有大机会的时候,要安静的如一块石头。交易之道在于,耐心等待机会,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耐心掌握机会。
熊市里,总有一些机构,拿着别人的钱,即使只有万分之几的希望,也拼命找机会挣扎,以求突围解困。
我们拿着的是自己的钱,要格外珍惜才对。不要去盲目测底,更不要盲目炒底。要知道,底部和顶部,都是最容易赔大钱的区域。
当你感到困惑时,不要作出任何交易决定。不需要勉强进行交易,如果没有适当的行情。没有胜算较高的机会,不要勉强进场。股市如战场,资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从容地投入战斗。要先胜而后求战,不能先战而后求胜。投机的核心就是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5、主力资金的食物链
市场每一时刻的走势,都由当下的合力构成,如果 1 亿人参加的市场,每一分力都是相等的、都是独立的,那么市场的整个运转和现实的情况,当然有所不同。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分力是特别巨大于其他的分力,在这种情况下,对合力的分析,不能脱离对这些特别巨大分力的分析。
如果现实的系统中这种特别巨大的分力只有一个,其他分力与之相比都可以忽略不算,那么市场的所谓合力,就与这分力基本无异了。例如,在那些控盘程度极端高的股票中,就往往呈现这种情况。而这种一个分力远大于其他分力的系统,其稳定性是会产生突变的。关于个股的情况,以后会说到,这里先说说关于大盘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有一种很流行却纯粹出于想象的说法,是关于所谓市场主力资金的。在这种流行的谬误中,似乎市场中的主力只有一拨人,他们控制着市场的走势,画着每天大盘的分时图中每分每秒。而事实上,这种所谓的主力,从来没存在过。市场从来都分裂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所谓的主力资金,从来都是分派别的,各派别之间,会有联手,会有默契,但也有暗算、互相拆台等等,黄雀、螳螂、蝉的游戏也一点都不新鲜。
主力资金层面的运作,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分析可以包括的。用打仗来比喻,技术分析,不过是一些战术性问题,而战略性问题,就不是技术分析可以解决的。当然,技术层面是一个基础,但只是一个方面。但无论什么资金,站在市场走势的角度,不过就是构造出不同级别的买卖点而已。因此,对于散户来说,你无须知道这天上掉下的馅饼是怎么制造的,只需要知道怎么才能吃到这馅饼。 必须明确的,任何的主力资金,无论什么背景、级别,最终都不可能逆整个经济的大势而行。资金不是一拨,山头就那么多,10 年前的主力,如果不随着市场去发展,到现在就什么都不是了。
所以,任何主力资金,无论什么背景、级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折腾。不折腾,就没有江湖地位,唯一不同的,只是折腾什么,只是不同市场、板块的变换。 在单一的股票市场中,不同风格、背景、势力的资金,各自控制着不同的板块,最大的几个,构成食物链的最上层。一般来说,这几拨资金都是老油条,互相也知根底,其根底往往不在市场中,而在市场之外,一般情况下,各方都是保持江湖规矩,不会轻易与某一方开战。但,绝对不是说,最大的家伙间就没有战争,而是这战争无时不在,只是都在等着一方出现破绽,余下的一拥而上,分而吃之。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都是陈年旧事,不说也罢。
当然,最大的家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年代也会改变点包装,换些名头。 从这食物链的最高端开始,逐级下去,到最后的散户个体,分着好几个层次。对于最大的主力来说,对下面几个层次的生态状态,会保持一定的维持。一般来说,一个新的最高级别的势力出现,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因此,那些在次一级别中特别活跃,特别有上升苗头的,都会被重点绞杀。
对于最高级别的主力来说,一个各层次的生态平衡是最有利的。站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有些对散户特别恶劣的,要把散户或某层次赶尽杀绝的,那么肯定成为最高级别主力绞杀的对象。这种事情,在资本历史上也太常见了。一般来说,这种绞杀对象,都类似暴发户,最高级别的主力,就如同贵族,贵族当然看不起暴发户,特别当这暴发户影响了整个市场生态的平衡,不对之株连九族,斩草除根,那还怎么当贵族?这种绞杀,当然可以是市场化的,却不一定是市场化的,这就不想多说了。
大资金改造股性的过程,就是通过小级别,影响大级别,改造的过程中,原有的单一某一级别的操作,就会成为猎杀的对象,讲大结构,又强调小结构分解。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